目錄
「高僧傳」系列編輯序
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推薦序
世學與佛法皆得增益的高僧傳記 朱鴻
編撰者序
不顧身命的求法之志!
【示現】
緣起 魏晉南北朝西行求法活動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砂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魏晉:求法探索期
東晉南北朝:求法風氣形成期
第一章 誕生.出家
沙門釋義淨,齊州人,俗姓張,字文明,髫齔之年辭榮落彩。
耕讀傳家的張家
好樂蘭若的僧朗
博學多聞的善遇
專持《法華》的慧智
善遇、慧智離山,入世建寺度眾
第二章 受學.立志
於是遍詢名匠,廣探群籍;內外閑曉,今古遍知。年十有五,志遊西域;仰法顯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風。加以勤無棄時,手不釋卷。弱冠登具,逾厲堅貞。
初入土窟寺
正式成為官方許可的出家人
為求佛法犯禁離唐的玄奘
受具習律,聽講大經
負笈遊學,研習諸論
第三章 渡海求法
初結誓同志數滿十人。洎乎汎舶,餘皆退罷,唯淨堅心轉熾,遂即孤行。備歷艱難,漸達印度。
辭師遠行
選擇從海路赴印
初抵室利佛逝
途中經末羅瑜、羯荼、裸人等國
遇大乘燈,學習聲論
往那爛陀,途中遇險
印度最高佛教學府那爛陀寺
遇大唐諸僧
四處遊歷參學
第四章 歸國譯經
凡所歷遊三十餘國,往來問道出二十年。以天后證聖之元乙未仲夏,還至河洛。……天后敬法重人,親迎於上東門外。
循原路泛海回唐
停留室利佛逝著述、譯經
武后稱帝,改國號大周
還至洛陽,武曌親迎
往來兩京翻譯佛典
於長安大薦福寺敕設翻經院譯經
第五章 最後身影
三藏義淨道心惟微,德宇增峻。既韞瀉瓶之智,方通慧鏡之明。幽詣絕域,躬傳祕藏。遺文大備,比羅什之總持;析理入微,等生公之懸解。境對而現,緣離示滅。
義淨遺言
萬人送葬
【影響】
壹.《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與唐代西行求法活動
或亡飡幾日,輟飲數晨,可謂思慮銷精神,憂勞排正色。致使去者數盈半百,留者僅有幾人。
義淨筆下的唐代西行求法盛況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的史料價值
西行求法的風險與考驗
貳.《南海寄歸內法傳》:義淨的佛國考察記錄和心得
神州持律,諸部互牽,而講說撰錄之家,遂乃章鈔繁雜。五篇七聚,易處更難。方便犯持,顯而還隱。
《南海寄歸內法傳》著述緣由
羅列四十條佛教儀軌
參.義淨的譯場職司和主要譯著
淨雖遍翻三藏,而偏攻律部。譯綴之暇,曲授學徒;凡所行事,皆尚急護;漉囊滌穢,特異常倫;學侶傳行,遍於京洛。
義淨的譯場組織和成員
義淨的重要譯著
附錄
義淨大師年譜
義淨譯經、著作編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