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中國史7:從女帝到胡風,盛世裂變的時代──隋、唐

,

作者:楊照

出版社:遠流

ISBN:9789573289296

$31.75

產品號碼: 142671 貨號: 9789573289296 分類: , 標籤: , , , ,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隋唐帝國是中國中古時代的一個異數,是在分裂性格時代中的統合時期。從北朝到隋朝,像拼圖般一塊塊找到對的位置拚起了全新的國家體制,均田、府兵、開科舉士、建長安城……,成就了輝煌的大唐治世。
 
  唐朝從來都不是貫通一致的時代,唐朝的文化、生活,甚至統治形態、經濟脈絡、社會活動,都應該分為四個段落來看待:武則天稱帝結束前的初唐、安史之亂爆發前的盛唐、憲宗死於宦官之手前的中唐,以及混亂不安的晚唐。
 
  唐朝有著好動的身體意識、「不露骨」的審美觀、較平等的兩性關係;唐朝誕生了詩的巔峰,唐詩講對仗、重才氣,創造的是「尺幅江山」,更是連結文人集團的時代工具;唐朝也萌芽了復古運動,文章強調「有我」、以本真承載世間道理,召喚了後世理學的思考。
 
  唐太宗成為「天可汗」,其實是對朝代觀的一種退讓;幾乎傾覆朝廷的「安史之亂」,讓前後李唐判若兩朝;而藩鎮的武力割據,終致迎向另一段分裂……
 
  【突破看點】
  ◆重新認識北朝、隋朝在政制上的作為
  ◆大唐的四階段性格,與所謂的「盛世詛咒」
  ◆唐代的胡人、女子,和有趣的社會生活
  ◆深入認識唐詩的黃金時代,及古文運動
  ◆科舉如何打擊門第,藩鎮如何崛起
 
  【系列特色】(共13冊,陸續出版中)
  ◆這是為臺灣讀者而寫的中國通史──只看臺灣,不可能真正認識臺灣。從臺灣主體性出發,中國史是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既是「一家之言」,又超越「一家之見」──楊照自比為「二手研究整合者」,站在前輩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為讀者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建立有意義的觀點。
 
  ◆全「新」的讀史方法──考古挖掘、敦煌文獻、大內檔案……,王國維、陳寅恪等開啟的新史學革命,以及中、臺、日和歐美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充分運用近百年新史料、新觀點,取代傳統舊說法。
 
  ◆用問題邀請讀者──探討歷史運作的深層邏輯,不只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更要探究How and Why(這些事如何發生,為什麼會發生)。
 
  ◆點燃思考的靈光──從社會型態、民生經濟、食衣住行、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關注歷史變化脈絡,自然而然引導獨立思辨的能力。
 
  ◆學習「活」的歷史──打破傳統帝王將相的「王朝史觀」,去除「中國同質性文化」的假設,改用「求異」的眼光,凸顯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誤讀的現象。
 
  ◆清奇的「說史」方式──既有平易酣暢的故事感,亦有歷史的現場感,更有啟迪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文化界、教育界 磅礡推薦
 
  小野(作家).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果子離(作家).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張大春(作家).張鐵志(作家).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陳一隆(臺中一中歷史教師).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蘇美月(高雄女中歷史教師).黑貓老師(網路說書人).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蔡詩萍
  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小野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楊斯棓
  歷史是思辨的題材,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提供嶄新的視角。──黃益中
  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無法給予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了楊照。──胡川安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目錄

序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前言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第一講  隋朝得天下的基礎
01隋唐:分裂性格時代中的統合時期
02從北朝歷史,才能弄清楚隋唐怎麼來的
03高歡對鮮卑勳貴的寬容態度
04《顏氏家訓》中記載的胡漢女性差異
05從鮮卑人漢化到漢人鮮卑化
06邙山之役後宇文泰的關鍵決定
07棄漢姓改胡姓,關隴豪右換得軍事領導權
08關隴集團的崛起,宇文邕的兵制改革
09兵農合一:均田和府兵的徹底結合
10周武帝廢佛:求兵於僧眾,取地於塔廟
11從平陽之戰看宇文邕的伐齊部署
12「亡國套式」無法釋疑北周的迅速滅亡
13長期停滯的南朝vs與時俱進的北朝
 
第二講  隋朝的積極作為與覆亡
01地方上廢除郡,改州─縣二級制
02人才晉用上廢九品中正,建立貢舉制
03廢鄉官和恢復「本籍迴避」
04「輕賦」使得國家人口增長
05中古城市典型:宇文愷重建的長安城
06洛陽東都的興建和運河、官倉系統
07戶籍上大搜隱匿,力役資源過度役使
08隋文帝和煬帝的南方情結
09煬帝三征高句麗,好大喜功背後的隱憂
10關隴集團的挫折與分化
 
第三講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01唐朝:非貫通一致的時代
02一個唐朝,四個很不一樣的階段
03貞觀之治為何是初唐的核心?
04玄武門之變的代價與後遺症
05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及武則天的悲哀
06兩任「回鍋皇帝」,皇族女性介入政爭
07初唐到盛唐的一個關鍵:處理門閥
08散官、職事官並行,打破門第人才獨占
09府兵、均田變質,盛唐沒落的「盛世詛咒」
10安史之亂後的中唐:法制破壞、權力外放
11弒帝立帝,宦官亂政的晚唐與黨爭
 
第四講  唐人的客觀與主觀世界
01元稹和白居易筆下的「胡旋舞」
02唐朝的藝、妓文化
03好動的身體,大臉愛胖的審美觀
04妝髮的誇示表現,相對平等的兩性關係
05婚姻從兩家的事變成兩個家族的事
06假子制流行,外族大量湧入中國社會
07從「十部樂」看樂舞的異質風格
08僵化的主觀世界,沒能妥善應對胡人
09從均田到兩稅:人身統治模式的瓦解
10「同中書門下」的相權降等意涵
 
第五講  重讀唐詩(一)
01不是所有的詩都是「唐詩」
02近體詩:講究語言上的音樂性
03沒有整齊對仗能力,就沒資格作詩
04「是非」變成「對錯」,對仗深入人心
05唐詩的不自由和獨特精神怎麼來的?
06「為文造情」,具體而微的小宇宙
07唐詩多用「興」,一種無端、反敘述傾向
08消解「我」,主客交融的曖昧普遍性
09〈鳥鳴澗〉、〈旅夜書懷〉的人與自然
10有意識地呼應別人,詩的集體意義世界
 
第六講  重讀唐詩(二)
01以詩賦取才,寫詩成為向上流動關鍵能力
02唐詩的活力,來自開放與收束間的拉扯
03初唐的詩史意義:近體詩形式確立
04從王梵志和王績,看初唐詩的純樸與離俗
05王維詩中的「獨」和「靜」
06可以隱退似王維,亦可雄放如李白
07盛唐詩中的自然:重字韻味和異國情調
08地理和社會的流動,豐富了唐詩內容
09李白和杜甫:一個享受詩,一個為詩奉獻
10中唐社會詩:老嫗能解,為民為事而寫
11奇僻、費解、苦吟,中唐詩另一特色
 
第七講  唐代的佛教與佛寺
01隋唐佛教的核心:選擇、整理、混合
02傅奕反佛,及唐高祖下詔「沙汰僧道」
03玄奘:開取經風氣,建譯場組織
04唐代為什麼選擇大乘而棄絕小乘?
05從三論宗的「內外並呵」到「判教」思想
06空、假、中,天臺宗的「三諦圓融」
07以分析反分析的「三千一念」
08天臺宗的「教觀二門」和「五時八教」
09華嚴宗的十玄門、四法界
10高度思辨的佛教與唐武宗滅佛
 
第八講  從門第到科舉
01唐代科舉考試的四個階段
02二館六學,學校和科舉相互為用
03家學轉公學,收奪世族的人才控制權
04朝秀異制傾斜,進士逐漸高於明經
05刻意破格、為寒門而設的制舉
06從薛元超的人生遺憾看科舉下的唐代社會
07什麼是宰相中的宰相?兼看唐代官制
08干謁、溫卷、自贊,考生的自我宣傳術
09牛李黨爭:中古門第勢力的最後集結
 
第九講  躍動的復古精神
01記述議論用散文,發抒感受用韻文
02六朝散文的駢儷化、非實用美感
03第一波復古:陳子昂、李白「返遠古」
04第二波復古:韓愈、柳宗元的古文運動
05韓愈:復古是「得其心」而非「逐其跡」
06反對模仿前人,寫文章要有自我風格
07柳宗元:文以明道,得其心而逐其跡
08從《唐文粹》看古文運動的影響
09古文是新興的,古文之前是落伍的
10如何對韓愈、柳宗元的成就進行排序?
 
第十講  藩鎮的歷史作用
01府兵制的運作與「不課戶」的代價
02從府兵任務看虐戍、逃戍現象
03〈新豐折臂翁〉道出府兵制的崩壞
04方鎮兵力遠超過彍騎,長安三度陷落
05安史之亂是如何平定的?
06中央之外環繞藩鎮,朝廷無力節制
07以安史之亂為界,判若兩朝的大唐
08從地方分權的中古走向中央集權的近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
出版地

台灣

出版日期

12/30/2020

印刷

單色印刷

版別

初版

裝訂

平裝

語系

繁體中文

頁數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