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以臺灣本土案例所寫的自立支援照顧指南
故事案例.實務經驗.問題思考.醫學分析.自立支援做法
讓長者自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協助他們的人生繼續發揮價值。
不過度照顧,關懷他們的內心世界,對照顧有更多思索,做法更有溫度。
. 失智症家人出現遊走症狀,該如何預防?
. 爺爺躁動、跳下床、扯掉鼻胃管,要用約束帶綁住嗎?
. 阿嬤不明不白打人罵人,要加重藥物讓她穩定下來嗎?
. 尿失禁了,全天包尿布是唯一選擇嗎?
. 老人家容易脫水,要怎麼讓他們養成飲水習慣?
. 有了肌少症,體力變差不想動,要如何逆轉狀況?
. 老人家這個不要那個也不要,家屬要如何與照顧團隊溝通?
這些照顧現場常見狀況,自立支援怎麼做?
本書分享許多案例與實務經驗,介紹自立支援的核心理念與實踐方法。用案例故事說明,如何透過「不約束、不包尿布、不臥床」三大原則,以及「飲水、飲食、運動充足、正常排便」的四要模式,協助失能長輩從臥床恢復到自立,以降低家庭與照顧者的長期負擔。書內並設計提問引導讀者了解被照顧者的需求,更進一步認知照顧工作上的考量,以更多同理心去創造和諧、共好的照顧關係。
目錄
〈推薦序〉生活,能無限精采! 涂心寧
〈推薦序〉在實踐中讓健康以人為本 陳靜敏
〈推薦序〉自立支援的學習標竿 余尚儒
〈推薦序〉刻骨銘心的同理心 謝文憲
〈推薦序〉擁有積極精采的晚年人生 王永福
自序
讓長者回到本來面目/朱為民
一段了解自己的探索/林金立
被照顧者篇
1. 失智症家人出現遊走症狀,該如何預防?
2. 躁動、會跳下床、扯掉鼻胃管的爺爺,要用約束帶綁住嗎?
3. 阿嬤不明不白打人罵人,要加重藥物讓她穩定下來嗎?
4. 長輩尿失禁了,全天包尿布是唯一選擇嗎?
5. 老人家容易脫水,要怎麼協助他們養成飲水好習慣?
6. 正確、足量、持續的運動,是維持生活自立的不二法門
7. 老人家這個不要那個也不要,如何與日照團隊溝通?
照顧者篇
8. 要有一個人——林金立執行長
9. 改變的勇氣——吳珮榛主任
10. 願意比值得重要——廖志峰主任
11. 看見照服員的價值——廖方啟照服員
體驗篇
12. 當我被約束兩小時之後
13. 當有一天被包上濕濕的尿布
14. 從嘴巴吃飯的感覺
15. 日本實踐自立支援的夢想之地
16. 高齡者的運動新選擇
17. 幫助長輩找到心中的音樂
未來的照顧
18. 認識自立支援的六個觀念
19. 自主自立的老後人生之道
20. 自立支援的實證研究
後記
1. 還至本處,找回原本的生活/朱為民
2. 寫給七十四歲的自己/林金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朱為民
1983年生,台中市人。
現任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國立中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助理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臺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副祕書長。家庭醫學/安寧緩和/老年醫學/職業醫學專科醫師、2016 TEDxTaipei 講者,2024臺中市醫師公會青年醫師獎、退輔會優良醫師獎得主。畢業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喜愛閱讀、音樂、電影及戲劇,多元關注臺灣高齡化及善終議題。著有《預約,好好告別》、《人生的最後期末考》、《故事力:TED專業講者親授,職場簡報、人際溝通無往不利》(合著)、《走過道謝道歉,可以無憾道愛道別》。
在照顧老年人與安寧病房服務的過程當中,陪伴過許多病人及家屬走過生命的幽谷,也看過許多悲歡離合。相信每一個生命故事的背後,都會對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有不同的啟發。更希望協助熟齡族群,在人生後半場的每個階段,都能擁有選擇的權利,回歸生命本來面目。
FB粉絲專頁:民醫晚安.朱為民醫師
部落格:熟齡人生。朱為民醫師
Youtube頻道:民醫晚安
相關著作:《走過道謝、道歉,可以無憾道愛、道別——我在電影中看見的老年照顧與安寧療護》《人生的最後期末考——生命自主,為自己預立醫療決定》
林金立
1971年出生,雲林縣人。
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與長泰老學堂理事長、財團法人雲林縣同仁仁愛之家董事長、臺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臺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常務監事、朝陽科技大學銀髮產業管理系學門講座教授,並擔任政府政策諮詢委員;2016年《經理人月刊》年度百大經理人SUPER MVP,第一屆溫暖人間貢獻獎,2017年TEDxTaipei講者,2019年人文講堂講者;畢業於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從事老人社會工作30年,經歷臺灣各階段照顧發展。
2011年於雲林實證日本「自立支援照顧」,帶領團隊燒掉約束帶,開創臺灣的照顧革命浪潮。連續3年每年演講超過300小時,推動納入政策,也擴散至香港、澳門,建立華文文化圈模式,共同推動人生到最後一刻都有選擇權的理念之實現。
FB粉絲專頁:林金立的自立支援聊天茶坊
Youtube、Podcast頻道:金立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