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漫說文化》(增訂本)合刊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和《漫說文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兩冊“有趣的小書”,是錢理群、黃子平、陳平原三位學者1985年到1990年切磋學問、品談文章的記錄。“三人談”提出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命題,關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不可分割的整體性,打通了近、現、當代文學的研究格局,擴大了研究領域,在學界引起很大的反響。“漫說文化”收錄各自的回憶文章及叢書各集的序言,闡明了編者對“散文”的獨特理解,注重突出文化意味。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首版於2004年,而三位學者2018年10月重聚燕園,於落花時節再度“三人談”“漫說文化”,關於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和文化也有了新的理解和闡釋,增訂本收入這一長篇討論。
目錄
小引 陳平原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
寫在前面
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
關於“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對話
緣起
世界眼光
民族意識
文化角度
藝術思維
方法
附錄一 關於“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兩次座談
附錄二 關於“表現即藝術”的討論
附錄三 有關“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種種反響的綜述
後記
漫 說 文 化
漫說“漫說文化”(代序) 陳平原
歲月無情又多情 錢理群
十年一覺 陳平原
漫說“漫說……” 黃子平
“說東道西”的姿態 錢理群
漫捲詩書喜欲狂 陳平原
“父父子子”裡的文化 錢理群
兼問蒼生與鬼神 陳平原
“鄉風市聲”的意味 錢理群
未知死焉知生 陳平原
“世故人情”中的智慧 錢理群
男男女女的主題 黃子平
難得浮生半日閑 陳平原
何必青燈古佛旁 陳平原
三人談——落花時節讀華章
增訂本後記
作者介紹
錢理群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合著)、《中國現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主編、主要作者)、《心靈的探尋》《與魯迅相遇》《周作人傳》《大小舞臺之間——曹禺戲劇新論》《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的東移》“20世紀中國知識份子精神史三部曲”(《天地玄黃》《歲月滄桑》《絕地守望》)、《拒絕遺忘》《歲月滄桑》《安順城記》(主編)等。
黃子平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主要著作有《沉思的老樹的精靈》《倖存者的文學》《革命?歷史?小說》《害怕寫作》《遠去的文學時代》及《歷史碎片與詩的行程》等。參與編著“文化:中國與世界”叢書、“漫說文化”叢書、“中國小說年選”及《中國小說與宗教》《香港散文典藏》等。
陳平原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主要著作有《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散文小說史》《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大學何為》《抗戰烽火中的中國大學》《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