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20世紀以來的暢銷小說為研究對象,彙集了來自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諸多知名學者的前沿研究,圍繞書的封面和互聯網書店,書籍、音樂產業和電影之間的關係,文學獎項和書籍銷售,亞文化和青少年小說的銷售等重要議題,從多角度論述了圖書封面的視覺特性與功能,探索圖書、媒介和營銷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反思文化與商業之間的相互作用,同時展示了關於圖書封面的新的學科觀點。
目錄
作者簡介
編者序
第一部分 塑造封面的法則
第一章 平裝書的演變:陶赫尼茨、信天翁和企鵝出版社
第二章 圖書的市場定位如何確定:解讀封面
第三章 20世紀90年代的利物浦變遷:地方性傳奇小說封面研究
第四章 書店的實證研究:情境與參與觀察法視域下的科幻、奇幻小說銷售與市場營銷
第二部分 是什麼使圖書暢銷起來
第五章 文學獎項、生產價值和封面圖像
第六章 圖書營銷和布克獎
第七章 J.K.傑羅姆和反精英主義的准文本階段
第三部分 “圖書的影視化記錄”:文化產業與互文性
第八章 流行化身平裝書
第九章 “現已改編為電影”:通過當代電影銷售文學的複雜商業問題
第十章 現實生活:線上書店中的圖書封面
第四部分 解讀封面:變化的觀眾與圖書的市場營銷
第十一章 封面衝擊:在女同性戀題材低俗小說中兜售性與生存
第十二章 如何面向“年輕人”——弗朗西斯卡·莉亞·布洛克的案例
第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女性寫作之圖像、訊息與副文本探析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名對照表
作者介紹
妮可·馬修斯(Nicole Matthews),澳大利亞悉尼麥考瑞大學媒介、批評和文化研究講師,著有《喜劇政治》(Comic Politic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