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作曲家群像:蕭士塔高維契

,

The Illustrated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Shostakovich

作者:艾瑞克·羅斯伯利

譯者:楊敦惠

出版社:足智文化有限公司

ISBN:9789865569914

$31.75

產品號碼: 208091 貨號: 9789865569914 分類: , 標籤: , , , , ,

  「人類並非由意識決定他們的存有(being),相反地,是人類的社會存有決定了他們的意識。」――卡爾,馬克恩(Karl Marx)

  「事實證明,我們這個二十世紀比之前的任何世紀都還要殘酷,而其恐怖並不止於本世紀的前半葉而已。」――亞歷山大,索忍尼辛(Alexander Solzhenitsyn)

  蕭士塔高維契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也是俄國革命之子。俄國是二十世紀裏飽受苦難的國家之一,蕭士塔高維契身屬「這個偉大而悲壯的民族」,成長於戰爭與社會動亂的陰影中。所以他在嘗試作曲之初就寫了一首名為《士兵》的龐然巨作,也就不足為奇了。他的音樂忠實地描繪了他的生活與時代。沒錯,音符不是文字,但是對蕭士塔高維契來說,音樂正是人類經驗的報導:他的作品記錄了一個多事的生活與時代,其寫實感;與聚焦的精準是攝影與電影時代所特有的。

  蕭士塔高維契和狄更斯、杜斯妥也夫斯基一樣,天生就特別能體恤遭受蹂躪的人性。他生來便有以音樂來回應人生的才賦,他在音樂生涯起步時,就為這種才賦找到宣洩的地方。

  一位時人曾說:「蕭士塔高維契音樂的哲學力量很強烈,任誰都看得出來,有一天它或許可以讓後代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比起汗牛充棟的書籍還要具有說服力。」

  蕭士塔高維契被強調為「蘇維埃」作曲家。他對前蘇俄的忠貞無容置疑,不過他的音樂卻不盡然,而他在藝術上拒絕讓步。雄踞蘇聯樂界第一把交椅,在政界也有一席之地,並曾代表官方出國訪問,他的音樂一方面從藝術家的角度,對俄國二十世紀以來的變革做出觀察與回應;另一方面也順應蘇維埃體制的要求,為廣大的蘇維埃人民而譜寫。他的音樂植基於俄國音樂的傳統,並揉合了西方新的作曲技法,在蘇維埃的美學架構下,樹立了蘇俄主流音樂的典範,以與西方主流的前衛音樂相頡抗。

  他的不凡經歷或許讓他對人生與人性有異於常人的體認,並反映在他音樂的陰鬱特質之中。作者在本書中兼採英、俄文資料,這是第一次把蕭氏的交響曲、弦樂四重奏、電影配樂和其他作品放在社會政治脈絡中來探討。收錄的圖片資料範圍廣泛,從文學、學術、電影,以至家族檔案、信件,以及認識蕭氏人士的文集。

目錄

總序 音樂家傳記新視野
導讀 Looking through the glasses

1.     音樂為證
2.     1905年興其餘波
3.     彼得堡童年(1906-1917)
4.     1917年
5.     崛起的年輕作曲家(1917-1923)
6.     第一號交響曲(1924-1927)
7.     現代主義時期(1927-1936)
8.     公眾與私人作曲家(1934-1938)
9.     偉大的愛國戰爭(1939-1945)
10.     日丹諾夫與二度懲戒(1946-1953)
11.     史達林之死(1953)
12.     桂冠作曲家(1954-1966)
13.     最後階段的作品(1966-1975)
14.     寧靜落幕

精選英文書目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艾瑞克.羅斯伯利(Eric Roseberry)

  BBC製作人,蘇瑟克斯大學講師。著有貝多芬和莫札特的傳記,也在BBC Radio 3主持節目。

譯者簡介

楊敦惠

  台灣省彰化縣人。國立台灣大學畢業,獲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課程設計碩士,完成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心理學碩士學位。喜愛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音樂作品,並探究音樂與其他藝術形式間的異同。偏好巴洛克以前及浪漫樂派以後的曲目,以及傳統風格演奏的爵士樂。目前專事音樂方面的寫作與翻譯工作。

出版地

台灣

出版日期

04/07/2023

印刷

單色印刷

版別

初版

裝訂

平裝

語系

繁體中文

頁數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