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禪:繼程法師的十二堂禪修課

,

Quest of Chan: 12 Lessons by Chi Chern Fashi on Chan Practice

作者:釋繼程

出版社: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ISBN:9786267345535

$33.00

產品號碼: 250394 貨號: 9786267345535 分類: , 標籤: , , , ,
「信」和「心」不二,
心就能發揮最大的功能,解脫所有的煩惱,
至此,修行即告完成。
 
  「歷代禪師皆有深厚基礎
  若只關注禪的向上一著
  卻忽略了禪的向下扎根
  那就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了
 
  且問禪行者
  是否已扎實基礎
  磨利了根才進入禪的修行
 
  若尚未如此
  請息下急功的心
  踏踏實實的打基礎磨鈍根
 
  待到因緣具足時
  禪自然行悟自然開」
  ——繼程法師
 
  為何有人悟道,有人卻是誤道?
  禪法無分高下,心卻自尋煩惱。
  繼程法師一語道破所有問題根源!
 
  第一講——不忘初心
  第二講——建立信心
  第三講——至道無難
  第四講——誤信迷途
  第五講——莫信妄語
  第六講——真正的信
  第七講——相信方法
  第八講——實修印證基本工
  第九講——從止到觀鍛鍊心
  第十講——禪修與登山
  第十一講——禪的傳承
  第十二講——轉煩惱為菩提

目錄

〔自序〕問禪
〈第一講〉不忘初心
教禪的信心
真正受用佛法
不斷練習是一種堅持的精神
一千年如一日
複習是為了反觀自己

〈第二講〉建立信心
信心的建立
能信與所信
信佛的態度
信法的態度
信僧的態度
三寶一體
能所不二,信心不二
佛教特重證信
大信心入佛門
信願門、智慧門、慈悲門要三門一體

〈第三講〉至道無難
道字妙義
緣起是佛陀覺悟之道
修行的兩難問題
信慧不可分
有揀擇就有煩惱
至道的簡單生活方式

〈第四講〉誤信迷途
無分別並非不分別
修行三境界
守戒的標準
不要存有順逆的心

〈第五講〉莫信妄語
不落入修行的灰色地帶
莫學狂禪走偏門
禪師的觀機逗教
珍惜現有的學禪福報
禪宗祖師方法體現在公案
禪字的定義發展
天台止觀建立完整的方法系統
禪宗強調見地,而非理論
自依止,法依止

〈第六講〉真正的信
禪修觀念也是方法
心的本然性功能
空是佛法最核心的思想
萬法不離緣起法則
與明相應,不再輪迴
直接滅除無明
建立完整的佛法教學系統
信緣起、信因果,解脫煩惱
緣起性空
假我和無我
相信自性清淨
實修實證,信心不退轉

〈第七講〉相信方法
通過修行確認信心
方法和觀念一體
只管打坐
運用所緣境收心
七支坐法放鬆身體
相信因果,坦然接受
踏實練習攝心的方法
修行的條件
懂得放鬆
接受自己的現狀
保持初心
打坐只要面對自己

〈第八講〉實修印證基本工
禪宗系統將方法化繁為簡
誠實面對自己
調身、調息、調心
入靜、止靜、出靜
出靜時的調身
隨時調三事

〈第九講〉從止到觀鍛鍊心
先修止對治動態散亂
懂得隨順因緣
真正無分別的智慧
善用六妙門
身是心的功能之一
覺察呼吸,體驗呼吸
每一支香都是新的
數、隨、止念佛
數、隨、止話頭

〈第十講〉禪修與登山
三種登山的方法
止觀相輔相成
佛教的定學
禪宗不入深定
禪要實踐在現實生活
放任六根,內外統一
不入深定也可修觀
話頭探究生命的疑情
念佛是誰?
大信心、大願心、大憤心
爬山的準備工夫要充足

〈第十一講〉禪的傳承
斷無明是修行的根本
業力的習氣
修菩薩道,發揮長處
禪宗分宗,建立方法
符合現代學習需求的禪法
掌握方法要領
默照同時,身心統一
直觀憎愛是輪迴
所有方法皆用默照
與明相應,行於中道
悟的生活和迷的生活

〈第十二講〉轉煩惱為菩提
被動閉關,主動改變
善用當下環境用功
面對挑戰鍛鍊智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釋繼程
 
  一九五五年生於馬來西亞,一九七八年依止竺摩上人出家,同年赴臺灣松山寺受具足戒,並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研究部進修。期間曾親近印順長老、星雲法師,並於聖嚴法師門下修習禪法,成為法子。
 
  返回馬來西亞後,曾閉關一千日;出關後,活躍於大馬佛教界,曾擔任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總會長、馬來西亞佛教僧伽總會副主席等職;並創辦主持大專佛青生活營、教師佛學生活營、靜七、大專靜七、精進靜七、禪十等禪修課程。近年並前往臺、美、歐等地,指導禪修活動。
 
  著作甚豐,約百餘種,於法鼓文化出版的有開示錄:《小止觀講記》、《六妙門講記》、《百法明門論講錄》、《生活中的菩提──淨行品講錄》、《心經的智慧》、《心的鍛鍊——禪修的觀念與方法》、《練心工夫——精進禪修指引》、《禪修指要——六門教授習定論講錄》、《禪心默照》、《禪門過關——僧伽靜七開示錄》、《禪門直心》、《老實是禪》、《禪觀生死》、《壇經講記》、《修行要義》、《禪悟之道》、《拜佛禪》、《禪觀修學指引——漢傳禪修次第表解》、《話頭禪指要》、《禪式生活》、《遊心──佛的零度空間》、《念佛禪指要》、《為什麼要禪修?——大乘禪波羅蜜修行指引》,散文:《花花世界》、《爾然小品》、《日日好日》、《船到橋頭》、《禪味六十》、《默照365》、《話頭365》等,並創作現代佛曲歌詞逾百首。
出版地

台灣

出版日期

12/18/2024

印刷

單色印刷

版別

初版

裝訂

平裝

語系

繁體中文

頁數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