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杯茶在不同季節裡,氣韻和滋味亦不盡相同。
每一次難得的茶聚,都是一期一會,理當且飲且珍惜。
四時之茶各有千秋、萬象各異,盼讀者隨此書細細品味。
春:到處皆詩境,隨處有物華
[立春] 茶碗中看柳翠依依、觀桃之夭夭
[雨水] 海棠花下品茉莉,寒氣驅散迎春來
[驚蟄] 茶熟香溫,盞影梨花
[春分] 細品昔歸,入口細膩得像讀柳永的慢詞
[清明] 明前茶葉是個寶,芽葉細嫩多白毫
[穀雨] 用唐代的古井水,瀹泡大唐最知名的貢茶
夏:好茶不獨屬於春天
[立夏] 翻山越嶺尋野香,攀木援枝採韭春
[小滿] 清蘅茶質醇厚,湯色橙紅,香濃氣足,可謂小滿
[芒種] 以橘香盈口的碧螺春紅,為退位的花神餞行
[夏至] 暢飲一杯翠綠春深,足以抵禦似火的驕陽煎熬
[小暑] 佛茶便在白荷的花瓣裡,做一場冰雪清夢
[大暑] 這盞名副其實的「冰紅茶」,是暑熱裡難得的一劑清涼
秋:一窗秋意裡,有了茶,才能泡出春色蕩漾
[立秋] 素秋時節,茶煙戲聚,苦茗內深探茶事
[處暑] 花下布席,銀壺煮泉,花影蕩漾入盞
[白露] 七夕月下恩施玉露,邀牛郎織女共飲
[秋分] 白毫顯露,甘甜芬芳,泛著清秋露白的清涼
[寒露] 寒露後,應養「收」之道,飲茶不可過於寒涼
[霜降] 紅泥爐起炭煮水,瀹泡許久未飲的東方美人
冬:冬季養藏,書卷養氣,老茶養心,沉香養性
[立冬] 流香澗品茗花蜜,花韻勝茶韻,無茶勝有茶
[小雪] 將如黃蠟剔透的花蕾,丟進即將出湯的蓋碗內,蕾破黃金分外香
[大雪] 沉香香煙氤氳中,用中午收的雪水,泡一壺陳年鐵觀音
[冬至] 冬至時節宜靜養,讀書探微、鑑器盞
[小寒] 天寒物衰,一庭霜葉一窗風。茶室溫暖,老熟散喝腳丫暖
[大寒] 過年了,給父母泡壺經年老茶,珊瑚紅湯色裡含著茶壽的祝福。
本書特色
本書以四季節氣為線索,結合茶事、花事及古典意境,描繪茶在不同時節的品飲之道。書中以詩意文字記述茶香的轉變、花影的交織、季節的流轉,呈現茶文化的悠然自得和深邃美感,讓讀者在每個節氣裡,都能透過茶湯感受自然的魅力與生活的雅趣。
目錄
總序
再版序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主要參考書目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靜清和
原名張茂林,出身於中醫世家,當代著名茶人,知名茶學者。著名的茶席、茶道空間設計師,茶道與茶席美學的推廣者、踐行者。多年來,秉持「靜為茶性,清為茶韻,和乃茶魂」的製茶、做茶理念,長期遊學茶山,從源頭問茶,對茶類、茶史、茶性、茶器等,均有深刻的研究和論述。以傳統中醫理論為基礎,以現代科學理念為表達,深入淺出,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視角與觀點,深刻影響著海內外健康飲茶、茶席設計、茶道美學及其對茶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