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政治:社會學角度之闡釋/國外城市政治學經典譯叢》分為兩個部分。首部分涉及一些理論問題,這些問題是現在英國城市社會學的論辯中心點;第二部分,試圖將這些理論放到克羅伊登案例研究的實證材料的環境中進行分析。
相信兩部分均可單獨地進行閱讀,鑒於《城市政治:社會學角度之闡釋/國外城市政治學經典譯叢》的讀者既有學術界的精英(其內容符合其適用標準或並不符合),又有知情公眾,他們有著自己的(並非不合理的)期待值,即《城市政治:社會學角度之闡釋/國外城市政治學經典譯叢》應該提供清晰明確的結論,那麼很有可能會出現以下不利局面,前者會被吸引到首部分,而後者直接閱讀第二部分。
如果讀者這樣選擇,那將非常可惜,因為寫《城市政治:社會學角度之闡釋/國外城市政治學經典譯叢》的初衷就是理論和實踐必須而且有必要進行互補。正如實證案例研究如果不與關鍵理論問題掛鉤就會一無所用一樣,理論論辯如果不和實證研究互通,就會變得貧瘠乏力。因此《城市政治:社會學角度之闡釋/國外城市政治學經典譯叢》的兩個部分緊密關聯。
目錄
第一部分 理論視角
引言
第一章 權力、利益和因果關係
政治無為的兩種模式
相對主義的問題
因果關係及其制約
能力法則使用和偏見的產生
第二章 住房、階級利益和政治活動
新韋伯理論途徑及住房階級概念
馬克思主義途徑:業主自住意識形態
房屋所有權的經濟意義
新韋伯理論途徑和馬克思主義途徑的某種潛在含義
第三章 新城市政治學
集體消費、矛盾問題和城市社會運動的興起
對卡斯特爾命題的批判性評價
新政治,老困境
第四章 地方問題
國家政策:功能和理由
國家定位的理論視角
地方和自治問題
第二部分 實證應用
參考文獻
主題索引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