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的“批判”是一種懷疑和論證、辨析和評估、探索和綜合的能力,也是這一能力的實踐行為。這樣的“批判”既是認知的,也是倫理的,既是審慎的知識驗證,也是實踐理性的判斷。批判性思維的根本作用在於幫助人們對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能儘量辨別真相,然後做出對錯、是非或正邪的判斷,從而增強生活中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理性參與力量。
基本的批判性思維是不輕信和不自欺。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討論的是自欺與欺人的可能關係。第二部分討論的人的情感、情緒、欲望如何影響真實思考和正確判斷,主要體現為“認知偏誤”和“捷徑思維”。第三部分討論人的思考方式如何應對逆境現實和受其何種影響,常見的表現形式包括樂觀幻覺、偏見、歧視、歪理、假話、貪腐、偽善、不實宣傳、集體沉默、裝聾作啞、心知肚明地附和謊言和說假話。
目錄
前言 輕信與自欺:批判性思維的陷阱 / 001
第一部分 認知與自欺和欺人
第一章 無處不在的自我欺騙 / 013
第二章 認知失調是怎樣一種自我欺騙 / 039
第三章 認知迷誤與道德過失 / 057
第四章 人為什麼對謊言深信不疑 / 081
第五章 開放社會中的認知驗證和考驗 / 103
第二部分 情緒·欲望·認知
第六章 捷思—偏誤與輕信和自欺 / 131
第七章 說理謬誤和認知偏誤 / 154
第八章 認知錯覺和認知偏誤 / 173
第九章 情感的昏智與認知 / 196
第十章 社會情緒的認知與倫理 / 216
第三部分 困頓的世界,難測的人心
第十一章 逆境憂患與抑鬱現實主義 / 239
第十二章 心靈雞湯與樂觀幻覺 / 260
第十三章 上當受騙的環境力量:批判性思維與人文教育 / 277
第十四章 迷信、偏見和愚昧:批判性思維與啟蒙和人性 / 300
第十五章 社會生活中的真實和真相:批判性思維的認知與判斷 / 332
第十六章 人際關係中的信任和真誠:批判性思維的倫理和合理性 / 349
後 記 / 385
作者介紹
徐賁,美國加州聖瑪麗學院英文系教授,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兼職教授。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1992)、Disenchanted Democracy(1999)、《走向後現代和後殖民》 (1996)、《文化批評往何處去》(1998,2011)、《知識份子:我的思想和我們的行為》(2005)、《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2008)、《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2009)、《在傻子和英雄之間:群眾社會的兩張面孔》(2010)、《什麼是好的公共生活》(2011)、《統治與教育:從國民到公民》(2012)、《懷疑的時代需要怎樣的信仰》(2013)、《政治是每個人的副業》(2013)、《明亮的對話:公共說理十八講》 (2014)、《聽良心的鼓聲能走多遠》(2014)、《頹廢與沉默:透視犬儒文化》(2015)、《閱讀經典:美國大學的人文教育》(2015)、《經典之外的閱讀》(2018)、《人文的互聯網:數碼時代的讀寫與知識》(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