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近在你我身邊的「危險育兒」
◎序章 育兒方式分為四種類型
•父母的教養態度分為四種
•這四種類型也會用於非行少年心理分析
•非行少年的父母多屬於哪一種類型?
•明明不嚴厲,卻讓人覺得嚴厲的原因
•父母陰晴不定,親子間會無法建立信任關係
•沒有父母是毫無偏差的,但是⋯⋯
•站在假說的基礎上,討論修正點的溝通方式
•放下偏見更輕鬆
◎第1章 無法自己做決定的孩子──過度保護型容易遭遇的危險
•浩一的案例
•解說:何謂過度保護型?
•過度保護型家長會剝奪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
•互累症親子
•自我決定會左右人生的幸福
•直升機父母與冰壺父母
•這份幫助究竟是為了誰?
•孩子的發展階段
•如何提升挫折容忍力?
•他罰傾向的孩子與自罰傾向的父母
•如何與凡事都怪別人的孩子相處?
•門檻降低的毒品犯罪
•變成非人生物的恐怖情況
•藥物濫用並不是「沒有被害人的犯罪」
•「逃避現實型」和「追求快樂型」的藥物成癮者
•他罰思考與毒品犯罪的適配性很高
◎第2章 無法自主思考並行動的孩子──高壓型容易遭遇的危險
•智也的案例
•解說:何謂高壓型?
•單方面下命令,無視孩子的感受
•教育與精神控制只有一線之隔
•精神控制可能發生在任何地方
•把孩子的心逼到絕境的「教育虐待」
•利用孩子來彌補自卑感的父母
•斯巴達式教育是「愛的教鞭」?
•如何將自卑感轉化為正向能量?
•雖然成功人士總愛談斯巴達式教育
•只會等待指示的人容易落入非法打工的陷阱
•應該命令的事與不該命令的事
•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變成只會等待指示的人?
•能使人產生幹勁的目標設定訣竅
•找回自我肯定感
•明明知道還是會被騙的電信詐騙
•為了避免「外行人被捲入複雜化的犯罪」
◎第3章 不理解他人感受的孩子──溺愛型容易遭遇的危險
•成美的案例
•解說:何謂溺愛型?
•學會妥協才能成為大人
•「疼愛」和「溺愛」是不一樣的
•溺愛型父母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將來
•訂定零用錢制度能夠累積孩子的社會經驗
•溺愛型與原始的犯罪「強盜」
•深入內省的方法
•誤以為對方理解自己的感受
•如何提升同理心?
•挫折容忍力過低會招致家庭暴力
•挫折容忍力低的男子所引發的性犯罪
•伴侶或祖父母溺愛孩子時該怎麼辦?
•一不小心就會溺愛最小的孩子
◎第4章 因為缺愛而失控的孩子──忽略型容易遭遇的危險
•彩乃的案例
•解說:何謂忽略型?
•乍看之下似乎有盡到為人父母的義務
•更生之路險阻的非行少年
•父母容易陷入行為者-觀察者偏誤
•不關心孩子的父母是如何生活的──彩乃雙親以外的案例
•何謂情感忽視?
•為什麼無法愛孩子?
•虐待案件增加的原因
•孤獨育兒是很危險的
•為什麼孩子會走偏?──逃避虐待與心理距離
•在情感匱乏狀態趁虛而入的「犯罪邀請」
•如何讓孩子脫離不良團體?
•新出現的組織──地痞集團
•失去他人信賴也無所謂的人們
•把脫序行為發到社群平台上的年輕人心理
•「認可」能夠改變一個人
•可以找周遭的人商量的地方
•「放置」與「放任」是不一樣的
•如何養育出能夠團體行動的孩子?
•家人間的心理距離是關鍵
◎附錄 育兒四類型檢查表
▸過度保護型檢查表
▸高壓型檢查表
▸溺愛型檢查表
▸忽略型檢查表
◎終章 只要父母有所察覺,孩子也會改變
•察覺是改變的第一步
•性格能夠改變嗎?
•遇到問題修正就好
•練習語言表達
•建立溝通的習慣
◎結語 為什麼犯罪心理學家要談論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