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壇的都市傳說
卑南族詩人林志興與排灣族詩人溫奇相互以詩對話酬答,成為90年代原住民文壇的一段傳奇故事。詩集的開始最早從台灣解嚴隔年1988年起,延續到90年代。其中〈母語〉一詩:
浸在綺麗迷濛的甜夢中
你用的是什麼話語呀!
禁不住痛疼哀號的時刻
是什麼樣的聲音
旋出你的口呀!……
詩的呼喊,直擊90年代原民母語運動的核心,是詩人為時代留下的心聲之一。
本書特色
1.原住民文壇的一段傳奇故事,排灣族詩人溫奇與卑南族詩人林志興相互以詩往來唱和,僅流傳少數友人之間,劃時代改寫民住民文學史的佳話。
2.現代詩壇的都市傳說,兩位詩人相互以詩對話酬答,成為90年代原住民文壇的一段傳奇故事,是研究台灣現代詩史不可缺少的一拼圖。
3.詩人的創作不僅是新詩,還有膾炙人口的歌詞,如〈我們都是一家人〉、〈小姑娘〉、〈我們是同胞〉等,是介於純文學與通俗文學的創作者。
4.詩人為卑南族人,具有人類學的學術背景,又因台灣東部較為特殊的風土涵養與個性,更加深詩作的趣味性。
目錄
〔感謝〕
〔代序〕蜂
〔導讀〕情韻的密碼/瓦歷斯•諾幹
【輯一】檳榔詩稿(一)
〔偶拾篇〕
我的女兒
鐘乳石
這一生如太陽多好
上帝是個大藝術家
命運
江南的梯田
失敗的心
夜耕人
渡頭的聲音
保守者的自白
母親
生日禮物
蚊帳裡的一隻蚊
不悔水
發暈
包袱
拔河
孤獨
太太的情人
夢中的天地
【輯一】檳榔詩稿(一)
〔鄉情篇〕
賀卡
瀕滅的傳統
我們是同胞
聯合豐年祭
重燃希望
慟逢
武器
路
顧視
願為一顆星子
夜談
鄉愁
廟
啟幕的剎那:後山的傳奇演出感懷
那一聲
卑南遺址
我當然知道
族韻鄉情
請借我太陽眼鏡
最
母語
【輯二】檳榔詩稿之後
高速公路上的候鳥
公園裡的托盤少女雕像
姆姆的想念
無名小站
雙盲
吉他媽媽
悼馬淵東一先生
深夜鄉音—讓人失眠的廣播節目
也許
向山林深處追憶你的典範
獻給石垣與布農的愛
端午節—有感於徐慶東之詩作而狗尾續貂
圍巾
斯風輕撫吹思談
Alamu,來,夏令營
登花甲之鈴之頌
宜人的海灣
台11線的彎角
慈顏長在我心
望綠島
其茂布揚— 懷念永遠的陸教練
妳了解我們的明白—謹賀魚住悅子老師榮獲一等原住民族專業獎章
陪妳野餐
Mississipi 河畔過端午
2022 年母親節獻給媽媽們的禮讚
依蜜—普悠瑪媳婦
岩壁上獨舞的樹
男森的禮物
〔附篇〕穿上彩虹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志興(阿吉拉賽)
一九五八年生,籍屬卑南族,族名為Agilasay Pakawyan。父親是台東縣南王部落卑南族人,母親是阿美族人,妻為排灣族,家庭組合多元。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學士、碩士、博士。曾任職於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擔任副館長(已退休)。
《族韻鄉情:檳榔詩稿(一)》之作品,多為一九九三年以前所寫。當時作者居高雄而先後任職於澎湖及高雄之故,餘暇之際有機會與中南部地區原住民文壇人士互動。藉由林明德(後來南島時報的創辦人)組織的原住民文學論壇,得與瓦歷斯、吳錦發及排灣族詩人溫奇等文友接觸。溫奇是大學室友,來往最密,時有小聚與作品分享。後即自行影印前述詩集流傳於友人之間。
作者善主持團體活動及帶動唱,多首自創動作頗受青年學子的喜歡而流行。出自《檳榔詩稿》的〈鄉愁〉、〈我們是同胞〉及另寫之〈穿上彩虹衣〉、〈走活傳統/神話〉等作品,經由金曲歌王陳建年譜曲演唱而流傳。《檳榔詩稿》之後續有近二百首作品,但未曾正式出版。詩人馬亦航對其曾有「出版量最少,但傳播率卻是最廣」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