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於德裔物理學家克勞斯·福克斯的故事,講述了他由科學家、間諜、普通人三重身份交織而成的複雜人生。文質彬彬的福克斯何以會被稱為“最危險的間諜”?他最終又因何而暴露了身份?
牛津大學理論物理學榮休教授弗蘭克·克洛斯以戰前的納粹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隨後的冷戰為背景,追溯了英國核計畫中的重要人物魯道夫·派爾斯如何將福克斯帶入他的家庭和實驗室,最終卻遭到背叛的故事。
克洛斯將敘事的重心放在福克斯在伯明罕、洛斯阿拉莫斯、哈韋爾的三個時期,它們分別代表了他間諜生涯的起步、高潮和結束。
福克斯的政治理念與處境是推動事件發展的主要動力,而他與派爾斯夫婦等人的溫情關係,又將他的表面生活與間諜身份剝離開來;同時,各國情報機構的角力從外部促成了福克斯內心的轉變,映射出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
目錄
致謝
插圖列表
地圖
序幕 牛津,1967年
第一部 分逃離希特勒
第一章 從柏林到伯明罕——父:派爾斯在1941年之前的經歷
第二章 “紅狐狸”——子:福克斯在1941年之前的經歷
第三章 捍衛疆土——眾靈:領土捍衛者,1909~1941年
第二部分 “合金管”:1941~1943年
第四章 克勞斯·福克斯在伯明罕
第五章 業餘間諜
第六章 原子工業
第三部分 調任“曼哈頓”:1944~1946年
第七章 新世界
第八章 “三位一體”
第九章 世界的毀滅者
第四部分 從“三位一體”到蘇聯原子彈:1945~1949年
第十章 哈韋爾、氫和鈈
第十一章 1947年:哈韋爾並不安全
第十二章 1947~1949年:故技重施
第五部分 陰魂不散:1949~1950年
第十三章 “維諾那”密碼
第十四章 父還是子?1949年9月
第十五章 私人生活:1949年10月
第十六章 蓋伊·利德爾的追捕:1949年11月和12月
第十七章 追捕“狐狸”:1950年1月
第十八章 收網:1950年
第六部分 最後階段:1950年
第十九章 逮捕
第二十章 審判與磨難
第七部分 結果:1950~1959年
第二十一章 追捕戈爾德
第二十二章 餘波
第二十三章 父與子
尾聲
後記 克勞斯·福克斯是誰?
附錄 裂變與聚變
參考文獻
注釋
索引
作者介紹
弗蘭克·克洛斯(Frank Close),牛津大學理論物理學榮休教授和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物理學榮休研究員。曾任哈韋爾的盧瑟福·阿爾普頓實驗室理論物理學部門負責人、英國科學促進協會副主席、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傳播與公眾教育部門負責人。1996年,因“對公眾理解物理學的傑出貢獻”而被授予英國物理學會凱爾文獎章;2000年,因“為研究和公眾理解科學所做的工作”而被授予大英帝國官佐勳章;2013年,因“很好的科學傳播”而被授予英國皇家學會邁克爾·法拉第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