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波拉尼奧的小說《荒野偵探》發表,記者在幾封書信往來之後,就“真理”與“結果”進行了一場長久的討論。這次訪談首次譯成中文收錄在此。其他幾篇訪談,為讀者理解這位“拉丁美洲的T.S.艾略特或佛吉尼亞·伍爾夫”的作品提供了豐厚的圖景。圍繞波拉尼奧的創作、《2666》的誕生、與同時代作家好友的交往等,這些輕鬆而精彩的對話,它們展現了作家的處世態度,對愛的追求,以及對致命疾病的現實最為深邃的個人憂慮。
目錄
孤身在眾幽靈間
“文學不止由字詞構成”,《首都》,聖地牙哥,1999年12月
“閱讀往往比寫作更重要”,《炸彈》,布魯克林,2002年
“體位是體位,性愛是性愛”,《圖里亞》,2005年
最後的訪談,《花花公子》,2003年
作者介紹
羅貝托·波拉尼奧(1953-2003)
智利詩人、小說家、散文家。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包括《遙遠的星辰》《荒野偵探》《2666》《地球上最後的夜晚》等。《紐約時報》稱他為“拉丁美洲最有影響力的文學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