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的世界:全方位茶職人45年心血結晶,從種茶、製茶、飲茶,告訴你烏龍茶風味的秘密

,

作者:陳煥堂, 林世偉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ISBN:9786267498651

$45.75

產品號碼: 251883 貨號: 9786267498651 分類: , 標籤: , , , , ,
關於烏龍茶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本書
茶乾、茶湯、葉底怎麼看?
產地和海拔高度如何影響茶葉的風味?
為什麼茶葉的品質受天候及製程的影響那麼大?
茶葉的香氣和滋味來自茶菁中的哪些化學變化?
茶行不願說、不想教、不外傳的茶葉知識,
《台灣茶第一堂課》暢銷書作者陳煥堂,一次告訴你。

  你知道嗎?
  ■烏龍茶的滋味好壞是取決在製程而非產地
  ■茶葉的採摘標準不在一心二葉,在茶葉的成熟度
  ■茶湯的顏色並不代表茶葉發酵的程度
  ■外觀糾結緊實的茶乾泡出的茶湯多容易苦澀
  ■「菁氣」不是「清香」,茶葉的成熟程度才是決定香氣的要件
  ■葉底就是茶葉的身份證,茶葉的品種,
  ■採摘季節,發酵程度,烘焙過程從中都可以一目瞭然

  季節、品種、產地、栽培、製程,
  掌握控制茶葉品質的重要元素,你也能成為專業茶人

  台灣茶職人、暢銷書《台灣茶的第一堂課》作者陳煥堂,鑽研烏龍茶四十餘年來的心血結晶,從茶葉品種的辨別到茶菁的適製性,季節與產地對茶葉的影響,從湯色、香氣的判別到茶底品質的判定,教你系統認識烏龍茶。

本書特色

  ◎豐富的彩色圖片、簡明曉暢的文字,帶領初學者步入烏龍茶的迷人世界
  ◎徹底說明烏龍茶的產地、品種、栽種、製程,對茶葉香氣和滋味的形成和影響
  ◎深入淺出的茶葉化學解說,剖析採摘、萎凋、發酵各環節對茶葉風味的影響
  ◎多幅對比照片,詳細解說如何由茶乾、茶湯、葉底等線索,選擇適合的好茶
  ◎收錄台灣茶區介紹及海拔高度地圖
 

目錄

作者序:此茶非彼茶

CH1品種、產地、季節、栽培──烏龍茶的基礎知識
進入烏龍茶世界的基礎──認識六大茶類
是茶類?品種?還是商品名?──什麼是烏龍?
〔專欄〕烏龍茶名稱的今與昔
判斷茶葉品質的四個角度──系統瞭解烏龍茶的世界
隨茶業變遷而變化的茶樹品種──認識不同品種的適製性
買茶要看產地嗎?──認識茶樹生長與產地的關係
〔專欄〕買茶不只看海拔而已
合格的栽培才能養出合格的茶菁──認識栽培方式對茶葉品質的影響
品味不同季節的茶香──認識季節與茶葉品質的關連
手採才會有好茶?──認識採收方式、成本與品質關係

CH2手握、聞香、開湯、品嚐──挑選好茶的方法
從科學角度認識茶葉的香氣與滋味──關於茶葉化學
茶香哪裡來?──尋找喜好香型的四個線索
苦澀哪裡來?──化苦澀為醇和的四個關鍵
一心二葉的迷思──半發酵茶的採摘成熟度要求
〔專欄〕幼卡有底──被遺忘的步留
適性而製才能引出好滋味──好茶的製程應該如何?
〔專欄〕生茶、青茶、熟茶
茶葉的精製過程──烘焙
看外型還是看外觀?──茶葉要講求外型嗎?
使茶湯變苦澀的「積水紅」──從湯色判斷茶的品質
苦澀的白毫與清甜的包種──茶湯色澤與發酵程度
葉底,茶的履歷表──瞭解葉底與品質的關係

CH3清香、鮮爽、濃郁、醇和──認識各類烏龍茶
百年基業奠立的清香茶湯──文山包種茶
回歸傳統的甘醇茶湯──凍頂茶與紅水烏龍
消失的番庄與新興的紅烏龍──番庄烏龍與紅烏龍
產在高熱夏季的極品茶──東方美人
七泡有餘香的優良品種──鐵觀音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高山茶
台灣茶區的新寵兒──紅茶
陳香醇厚?還是火氣十足?——陳年老茶
高海拔不代表高品質──烏龍茶的定價
有機茶一定是好茶?──有機茶的正確概念
看穿比賽茶背後的龐大商機──比賽茶迷思
你喝的茶是進口茶嗎?消失的進口茶
到茶行買茶去!──茶行的角色
〔專欄〕你買的是茶葉還是包裝
品出一杯馨芳──如何品茶
〔專欄〕買茶要領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煥堂

  中華民國茶藝協會甲等評茶師
  曾任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
  南投縣十大傑出茶農
  歷任永和社大、板橋社大、文化大學推廣部講師
  現任內湖社大「茶的世界」講師
  1952年生於南投名間鄉茶農世家,從小母親就將他綁在茶樹邊,可說是在「茶欉下長大」的人。
  1980年在茶業改良場受訓,師事吳振鐸教授。
  1986年獲「中華民國茶藝協會」甲等評茶師資格(全國僅二位),並獲選為南投縣十大傑出茶農。
  他曾花了數十年的時間遍訪台灣茶山,是專業茶農、評茶師、茶商,經營「意翔村茶業有限公司」,也應邀在各地機關學校講學教茶,是全方位的茶職人,也是最瞭解台茶門道的頂尖茶人。
  發揚並振興「福爾摩沙台灣茶」的傳統是他最大的志業。
  作品散見各報章雜誌。

林世偉

  畢業於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研究所
  跟隨父親的腳步投入茶產業後,便師從台灣茶界名師陳煥堂,學習茶葉領域相關的各項實務。曾在部落格整理發表多篇關於茶葉理論的作品,這些理論與實務融合的成果,便是這本與陳老師共同完成的著作。
  熱愛茶葉,為茶葉生長及製作過程中環環相扣的因果關係深深著迷。希望這本書可以讓愛茶人及這個茶產業中的每一份子,一同體會傳統台灣茶的美好

出版地

台灣

出版日期

01/06/2025

印刷

全彩印刷

版別

初版

裝訂

平裝

語系

繁體中文

頁數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