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巴勒斯坦青年詩人、2025普利策評論獎得主作品,
殘酷與堅韌交織的加沙之聲。
廢墟中昂首挺立的玫瑰,是詩歌,也是生命。
美亞評分4.8,Goodreads評分4.75
獲巴勒斯坦圖書獎、美國圖書獎和沃爾科特詩歌獎
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詩歌獎決賽入圍
眾多名人推薦,媒體盛讚, 讀者好評如潮
“別吃驚,當你看見
一朵玫瑰在家宅的廢墟中
昂首挺立:
這就是我們活下來的方式。”
本詩集直接源于詩人成長和生活在長期封鎖中的加沙,且經常被襲擊的的經歷。作為曾經的孩子、現在的父親,以及多次軍事襲擊的倖存者,他見證了破壞和毀滅的殘酷迴圈。但除了炮彈與無人機,這裡也有茶香、盛開的玫瑰和日落時的海景。孩子們出生了,家庭延續著傳統,學生上了大學,圖書館從廢墟中崛起……巴勒斯坦人繼續他們的生活,創造美麗,尋找新的生存方式。
詩人在本書開頭以《巴勒斯坦詞典》速寫了巴勒斯坦的民眾生活,展現了巴勒斯坦人民的集體記憶,並在《作者訪談》中討論了詩人自己在加沙的經歷、他的家庭起源以及他如何走上了詩歌創作的道路。與作者年紀相仿的青年詩人、譯者李琬為本書傾情寫作了譯後記,更充分地介紹和闡釋了本書的意義。
目錄
巴勒斯坦詞典 / 1
把童年留在身後 / 16
何以為家? / 18
我的祖父是恐怖分子 / 19
無星的夜晚 / 21
巴勒斯坦畫家 / 22
我的祖父和家 / 24
巴勒斯坦街道 / 27
在戰時:你和屋子 / 28
尋找新出口 / 30
飛翔的詩 / 33
無聲地抽泣 / 35
發現 / 36
劇烈運動 / 37
奧林匹克跳房子 / 38
在出生前死去 / 40
碎石工資 / 42
冷汗 / 43
淚水 / 44
廢棄之船,做夢 / 46
牆與鐘 / 48
從那以後,我的城市 / 52
間奏 / 55
我們愛我們所擁有之物 / 63
為“同一片土地”禱告 / 64
我們值得更好的死 / 67
戰時的一日三餐 / 68
我們和他們 / 70
水的沉默 / 72
在加沙的海岸 / 74
彈片尋找笑聲 / 76
來自地下的聲音 / 78
七根手指 / 80
灰飛煙滅 / 81
巴勒斯坦十四行 / 84
易卜拉欣·阿布·盧戈德和雅法的兄弟 / 86
沙漠與流亡 / 88
致馬哈茂德·達爾維什 / 90
致格桑·卡納法尼 / 92
薩義德、喬姆斯基和阿多諾在加沙 / 94
格格不入 / 97
致易蔔拉欣·基拉尼 / 98
傷口 / 99
致我的簽證面試官 / 114
筆記本 / 117
男孩和他的望遠鏡 / 123
你會在我耳內發現的聲音 / 125
莫薩布 / 127
背誦你的夢 / 129
永遠無家可歸 / 131
玫瑰朝上 / 133
作者訪談 / 134
作者簡介 / 171
譯後記 /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