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用生動、平實、易懂的語言,系統介紹近二十年來在國際上非常熱門的社會理論家——比如盧曼、霍耐特、拉圖爾、羅薩、亞徹、博爾東斯基等——的理論梗概,以及它們各自的優點與劣勢,幫助讀者瞭解各種社會理論的價值與局限。通過這些介紹,本書能為學界同仁在進行當代社會現象研究時提供必要的基礎性文獻,為各社會科學專業的師生以及對社會理論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提供一部全面、系統的前沿社會理論教科書。
在書末附錄,作者針對中國高校師生在研習社會理論與寫作學術論文時常遭遇的問題,進行了系統且深入的答疑,對於如何從事社會理論研究,提供了方法論上的指引與借鑒。輔以豐富的圖片以及詳盡的擴展閱讀推薦書目,本書力求最大限度地幫助讀者理解與掌握當下最新的社會理論進展。
目錄
前言 1
第一講 社會理論的基本發展背景 27
第二講 從中層理論到機制解釋:分析社會學 72
第三講 與結構化理論並駕齊驅的英國社會理論:亞徹的形態衍生理論 104
第四講 後布迪厄時代的法國社會理論:博爾東斯基、艾妮克、拉依赫 136
第五講 法蘭克福學派第三代批判理論:霍耐特的承認理論 171
第六講 法蘭克福學派第四代批判理論:羅薩的共鳴理論 203
第七講 社會理論的物界研究開端:拉圖爾的行動者網路理論 239
第八講 社會理論的物質轉向:新唯物主義 272
第九講 從性別出發的社會理論:建制民族志與南方理論 309
第十講 補充:盧曼的社會系統理論 344
結 語 社會理論學習的疑難與回答 375
作者介紹
鄭作彧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德國耶拿大學教授資格研究員、客座教授,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客座研究員。學術專長為社會理論與社會哲學,目前專注于德國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研究。出版專著:《社會速度理論大綱》《社會的時間》《當代前沿社會理論十講》;譯著:《新異化的誕生》《社會理論二十講》《不受掌控》《晚期現代社會的危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