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與「臺灣樂屋文化協會」攜手合作
用最庶民的飲食文化封存眷村的記憶
臺灣街頭巷尾的庶民小吃、眷村家常料理是以飲食的面貌跨越政治型態的束縛,用氣味保存了文化。
現任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副主委、榮民榮眷基金會董事長李文忠在本書序文表示,眷村味兒就是老兵的鄉愁、眷二代的念想,近年來隨著第一代榮民的快速凋零及臺灣各地眷村的拆除改建,本會正加速步伐搶救保存,故而有了與臺灣樂屋文化協會合作的契機,讓更多的榮民榮眷的故事,流傳於世。
鄭重邀請您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2,用行動支持臺灣樂屋文化協會出版的《眷味正濃:新竹眷村裡的美好食光》,進而走進新竹的眷味小館、大口大口暢快朵頤那些眷村的老味道。
三碗主義、吃貨有理
王偉忠、李文忠、李俊賢、胡敏越、謝小韞、邱明琴、李元璋、陳翠萍聯合推薦新竹眷村留下來七十年的老味道……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臺灣樂屋文化協會
老屋承載的靈魂來自裡面居住的人,
而這些靈魂裡更代表每一個存在這老屋簷下的故事,
這是我們關注的故事,我們是臺灣樂屋文化協會。
「一連串難以解釋的巧合,讓我毅然決然用三年的時間成立協會,在此之前安鼎公司已經成立了十六年,從初期的活動公關到中後期的藝術策展及文史出版工作,都有著不與人知的甘苦」── 理事長 陳翠萍
桃園中平路故事館、桃園楊梅故事園區、新竹大同108舊城再生基地、桃園眷村故事蒐集站,臺灣樂屋文化協會陳翠萍理事長在十七年的公司活動中,與這老屋結下不解的情緣,每棟歷史建築年代各異,卻代表一百二十多年來政治、經濟的轉變,這樣的巧合自然顯示老屋建築的珍貴,但是生活在老屋底下的人更值得我們去珍惜。
「老屋簷底下過去、現在、未來的故事,是臺灣人子一起創造的輝煌歲月」,老屋裡的生動記憶,將永續流傳。緣此,陳翠萍理事長決定成立「臺灣樂屋文化協會」,集結更多的同伴攜手造夢,協會的理監事成員,都是一群愛好藝文、老屋美學的朋友,2020年初正式成立「臺灣樂屋文化協會」,朝向理想目標邁進;不只是在新竹、甚至擴散到全台,策劃更多元的台灣文化活動;在地茶會、文物展覽、老書畫閱讀、藝術交流、文學沙龍、飲食記憶之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