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被搶,當場就猛推對方。怎麼教孩子適切表達「憤怒」?
◎不給他買玩具,就死賴在地上不走;指令怎麼下他才會懂?
◎送他上學,從出門一路哭到教室;家長最害怕的分離焦慮怎麼解?
◎動不動就暴躁、耍脾氣,他是想控制我,還是想表達需求?
作者愛麗絲.潔拉芭勒曾任職於法國兒科、婦幼保護中心、托嬰中心等機構,
現為幼教協會「幼兒同行」大使,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她以多年幼兒教育工作經驗,結合最新科學研究,
針對育有0至10歲孩子的家長撰寫。
玩具、拼圖自己組不出來,就大哭大鬧、把東西踢開;
看到爸媽抱弟弟或妹妹就吃醋,找時間偷打對方;
明明說了不要跑、不要大聲說話,他反而衝得更遠、叫更大聲?
這些令爸媽頭痛的行為,背後都是情緒問題。
本書提供35個0至10歲的互動小遊戲,
讓親子都學會,那些說不出口的失望、嫉妒、憤怒、驕傲……該怎麼表達。
當孩子學會察覺、理解且能安頓好內心的情緒怪獸,爸媽就輕鬆!
◎情緒,跟大腦發展相關
.說不出來沒關係,讓他用指的:
0至10歲兒童,因大腦神經連結還未發育完全,
表達情緒對他來說相對困難。
你要設計情緒溫度計:分成綠色(平穩)、黃色、橘色及紅色(爆炸),
當他憤怒時,別用說的、用「指」的:我現在是紅色。
.負面情緒是什麼?讓他背背看:
選幾本有重量的書,貼上憤怒、討厭、不公平等標籤,
放進一個袋子裡,讓他親自背背看,體驗負面能量有多重。
◎互動小遊戲,一邊玩,一邊處理情緒怪獸
.哭鬧、緊張怎麼舒緩?
玩「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遊戲,觸覺有利於放鬆。
曼陀羅著色(本書內附)可以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只要孩子不過敏,你也可以在室內滴一或兩滴舒壓草本精油。
.說不出的難過、恐懼,怎麼化解?
給一個「魔法石頭」,讓恐懼具象化,孩子更安心。
玩「食物盲測」,增加孩子的感官體驗。
.驕傲和嫉妒是什麼?怎麼感受?
「袋鼠跳」讓孩子體驗,什麼是自信與成功。
「無尾熊抱抱」可化解嫉妒,讓他知道你一直都在。
35個親子互動小遊戲,
讓孩子、甚至是父母更懂得:
那些說不出口的失望、嫉妒、憤怒、驕傲該怎麼表達。
0至10歲兒童的情緒管理指南。
推薦者
幼思職能治療所負責人/童童老師(童雋哲)
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講師/戴首嫻
Podcast《費雪阿姨說故事》主理人、正念育兒推廣者/李瑜晏
「琪琪心理師在美國的育兒生活筆記」粉專版主/陳玟琪
目錄
推薦序一 接納情緒,才是面對的起點/童童老師(童雋哲)
推薦序二 情緒不是敵人,而是親子的連結/戴首嫻
推薦序三 從互動中滋養愛,讓親子更靠近/李瑜晏
關於本書
序言 學習面對孩子的情緒
為什麼你該讀這本書?
第一章 情緒,跟大腦發展相關
1. 分辨情緒與感覺
2. 情緒調節,對孩子來說很困難
3. 影響大腦發展的荷爾蒙
4. 這些事不利於孩子正向發展
5. 作息規律,腦子就安定
6. 破解關於大腦的刻板印象
【情緒練習本】
第二章 孩子像鏡子,反映出父母的樣子
1. 親子有羈絆,他勇敢獨立
2. 暴力溝通,你犯了幾個?
3. 訂規範,指令要簡單
4. 重複他的話,但不評論
5. 專注於當下,別讓情緒淹沒你
6. 正向教養的常見誤解
【溝通練習本】
第三章 大自然是最好的遊樂場
1. 玩,讓孩子學習成為自己
2. 大自然教會我們的事
3. 接觸生態,別怕弄髒了自己
4. 如何保護生態環境
【認識環境練習本】
第四章 育兒路上的甘苦,你並不孤單
1. 爸媽們的見證分享
2. 帶小孩好累?當心親職倦怠
3. 教養非典型兒童
4. 另類教育體系
結語 父母身心健康,孩子才會快樂
致謝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