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人類文化資產的一部份,而本書所要討論是,科學史上最大成就之一:達爾文理論。
就像任何一種科學理論,達爾文學說所衍生的疑難,也和它所解答的問題一樣多。古典達爾文理論所面對的兩大難題-利他與性擇(代表動物分別是螞蟻與孔雀),雖然曾經是疑難,不過在新達爾文主義革命成功之後,已經不再是疑難了。達爾文理論已躋身人類智慧最恢弘、最成功的偉業行列。達爾文理論在一八五九年是最能解釋生物之為生物的理論,而且,直到現在仍然是。
《螞蟻與孔雀》中文版分成上、下二冊。
上冊有兩部份,第一部份綜觀達爾文學說的今昔、對手與叛徒,說明了其他學派對於同樣證據的詮釋,為什麼完全不足掛齒。第二部份孔雀,焦點在性擇理論史-那幫助我們了解到,近幾十年的新達爾文主義革命的成果有多輝煌。
下冊的螞蟻,焦點在利他行為的難題。根據今日的基因中心觀點,這難題也已迎刃而解了。
目錄
- 達爾文理論史上重要人物簡介
- 自序 達爾文的世界 柯若寧
- 序 達爾文也會欣賞這本書 梅納史密斯
- 導讀之一 演化生物學史的一大佳音 程樹德
- 第一部 達爾文學說、對手,與叛徒
- 第一章 活動檔案櫃
- 第二章 世間若無達爾文
- 第三章 達爾文主義今昔
- 第四章 天擇的能耐
- 第二部 孔雀-性擇理論
- 第五章 孔雀尾巴的尖刺
- 第六章 唯有天擇獨大?
- 第七章 雌性能為雄性塑身?
- 第八章 雄性為什麼這般打扮?
- 第九章 「直到做過仔細的實驗……」
- 第十章 超越達爾文主義的聖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