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畫藝.盧雲生(附DVD)

,

作者:施慧明

出版社:藝術家

ISBN:9786263950580

$47.00

產品號碼: 250288 貨號: 9786263950580 分類: , 標籤: , , , ,

  盧雲生1913年出生於嘉義,本名盧龍江,號雲生、雲友。從1930年起跟隨林玉山習畫,之後加入春萌畫會,與嘉義地區文人及畫家交流。

  盧雲生曾多次入選臺展、府展,十九歲時就以作品〈佛果〉入選第6回臺展,1934年又以膠彩畫作〈梨子棚〉獲第8回臺展的最高榮譽「臺展賞」。

  1942年他受聘赴中國汕頭擔任日軍翻譯,次年與李惠蘭小姐結婚,1946年攜眷回臺並定居嘉義。1948年他移居臺北,受邀參加「青雲畫會」。1950年應靜修女中之聘,開啟教職生涯,課餘擔任《學友》雜誌編輯。擁有「詩人畫家」稱譽的盧雲生也跨足音樂界,與音樂家呂泉生合作,編寫國、臺語歌詞,其中〈搖嬰仔歌〉曾入選為世界十大搖籃歌曲。

  盧雲生在戰後的省展表現傑出,分別以作品〈靜池〉、〈一團秋果〉與〈凝神聽鳥聲〉獲得「入選」,另以作品〈花間人〉、〈壘球之英〉獲得「特選主席獎第一名」的榮耀。後來又以畫作〈曉塘〉拿下省展首獎,是第一位經由三次特選而被擢升為評審委員的畫家。他的繪畫基礎扎實,畫風穩健,也勇於嘗試,擅長將生活中的元素引入畫中,繪畫題材多元,包括臺灣水果、蔬菜和鮮魚,以及走獸、飛禽、高山、人物和房屋等種類。

  盧雲生溫文和善,是個有毅力、正義感和堅苦卓越精神的藝術家。他曾於「正統國畫之爭」中多次發聲反擊,努力為在臺國畫家爭取存在的空間與機會。1968年不幸因交通意外事故過世,兒子盧弘忠透過不斷的努力,從西班牙迎回盧雲生的遺作〈漁樵耕讀樂堯天〉,是他身前的最後巨作,也闡述出其人生觀:「生命隨處皆安,重要的是找到和諧與平衡之點」。

本書特色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水墨、素描、雕塑、剪黏、廟宇彩繪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目錄

1 生長時代背景與家庭 8
嘉義米街 10
教育啟蒙 16
邁向藝術的夢想 17
名儒賴雨若與花果園修養會 20

2 藝術創作的訓練與養成 24
嘉義仕紳對藝術文化的贊助 26
盧雲生與嘉義繪畫組織 27
琳瑯山閣之雅集 34

3 臺、府展的嶄露頭角 52
以寫生花鳥作品奪得臺展賞 54
臺展與府展時期的繪畫風格 58
遠赴中國汕頭擔任翻譯官 62
4 移居臺北的發展 66
北漂覓發展 68
教職生涯 70
跨界合作展才華 82

5 戰後臺灣藝術界的波動 90
全省美展的表現 92
受邀參與青雲畫會 96
逆境之中力挽頹勢―正統國畫之爭 103
文藝界好友的交流 110

6 空谷之音 120
千里尋畫 122
戰後盧雲生的繪畫表現 137
對臺灣美術的貢獻 154

附錄
盧雲生生平年表 157
參考資料 159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施慧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
  美國聖路易州方邦大學藝術(MA)及美術創作(MFA)雙碩士

  經歷:
  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副研究員、推廣組組長,以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人文學院、中國文化大學、大同大學兼任講師。長期從事臺灣美術史研究、策展,以及相關事務。

  著作:
  《嫋嫋.清音.陳敬輝》、《從清末到日治時期臺灣女性書畫家群像》、《「妙相金彩」─亞洲鎏金佛像》、《風中勁竹─日治臺灣新文化運動下的藝術》。
 

出版地

台灣

出版日期

12/24/2024

印刷

全彩印刷

版別

初版

裝訂

平裝

語系

繁體中文

頁數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