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淵源到現代應用,結合經方學理與現代科學方法
一部兼具理論深度與臨床實踐指導意義的中醫經方專著
【歷史淵源與經方解析】
作者詳述逍遙散的歷史背景與經方出處,溯源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書中解析了方名「逍遙」的意涵,闡述其以調和肝脾、養血舒鬱使人身心舒暢的核心理念。同時,對方劑的組成進行了逐一分析,列舉了甘草、柴胡、當歸等藥物的性味功效與相互協同作用,深入闡釋其方劑理論基礎。
【臨床應用與多元化實踐】
本書強調逍遙散在古今臨床中的廣泛運用,特別是在婦科、內科及心理疾病中的成效。從單方應用到加減化裁,書中詳列多個經典醫案與現代病例,涵蓋疏肝解鬱、調經止痛等多種功效,為臨床醫師提供實用的治療參考。同時,還介紹了逍遙散的多種類方,並比較不同情況下的臨床優勢,使其應用更具靈活性。
【現代研究與藥理學分析】
作者在書中引入現代藥理學與實驗研究結果,從分子層面解析逍遙散的藥理作用,例如其抗炎、免疫調節與神經保護機制。同時,書中還探討中成藥製劑的開發與改善,為逍遙散的現代化推廣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依據。將傳統中醫藥理與現代科學緊密結合,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實用價值與學術意義】
本書結構縝密、條理清晰,將傳統與現代結合,對逍遙散的解讀不僅是對經方的致敬,更為中醫臨床與科學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素材。無論是中醫學習者、臨床醫師,還是對中醫藥理研究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從中獲益匪淺。
本書特色
本書介紹逍遙散的歷史淵源、方劑組成及臨床應用,兼顧傳統經典與現代研究,涵蓋經方溯源、方名釋義、藥物臨床藥理、功效主治、類方解析以及現代實驗室與中成藥製劑研究,結構縝密,條理分明。特別是對逍遙散及其加減衍化方的詳細分析,從理論到應用一應俱全,既為讀者提供深入理解中醫經方的背景,又為臨床提供了參考。
目錄
上篇 經典回顧
第一章 綜述與概要
第二章 臨床藥學的基礎知識
第三章 源流探索與方劑解析
中篇 臨床應用新論
第一章 逍遙散方的臨床應用概述
第二章 逍遙散方的臨床思維與原則
第三章 臨床實踐與疾病分析
下篇 現代研究
第一章 現代實驗研究的綜述
第二章 經方應用的現代研究
附:歷代逍遙散加減方(選編)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柳越冬
醫學博士後,教授、醫師、博士研究生指導教授、中醫肛腸學科著名專家、科普巡講專家等。獲得科學研究成果及榮譽40餘項,主編教材《中醫外科學》;參與教材編寫4部,出版專著50餘部,發表論文百餘篇,SCI收錄1篇。
楊建宇
中醫執業醫師、研究員、中醫師、中和醫派掌門、中醫雜誌主編等。發表醫藥文章200餘篇、醫學著作100餘冊;主編大學教材4冊;參加科學研究項目20餘項,獲獎8項。主要從事中醫藥疑難雜症的臨床診治、理論研究與帶徒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