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借助藝術史、考古學、宗教史與地方社會區域史等不同視角,將“層累”造成的南山漸次剝離,以期在動態的歷史文化變遷中,綜合考察其產生、接受與轉變的過程。為宋代南方地區造像和美術史提供重要研究視角。以往研究物件集中于魏晉時期造像碑,區域以北方和關中地區為主。宋代之後,由於經濟重心的南移、地方社會的興起、造像活動以家庭式展開,使得造像呈現出不同的開鑿生態和視覺形象。本書稿即是對開鑿於紹興年間大足南山摩崖造像的一項綜合研究。
精選書籍
-
解密陌生人:顛覆識人慣性,看穿表相下的真實人性
-
美國六十年滄桑:一個華人的見聞
-
兒童啟蒙CD書: 兩隻老虎 (附CD)
-
手指按按1200字英單插卡有聲平版學習電腦(粉紅色)
-
美國夢成真:美國新移民生活法律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