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言:焦慮守護神的建議
第一部、我們需要焦慮
焦慮是什麼、有哪些作用,以及它如何依賴人類強大的未來想像力。
1.焦慮是什麼與不是什麼
焦慮是一種複雜的情緒,與恐懼有關,但又截然不同。它的強度從日復一日的擔憂到無以復加的恐慌都有可能,但不管我們落在哪一個點,焦慮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能與我們想像的不同。
2.焦慮存在的原因
這種情緒已經進化,讓我們在面對不確定性時更加機智。焦慮的生物學顯示出我們為什麼需要這種難熬的感受,以及它為什麼要令人不舒服才能發揮作用。焦慮超越了我們基本的戰鬥/逃跑反應,因為它根植於我們對社會連結和未來報酬的原始慾望追求。
3.焦慮未來式:選擇屬於你自己的冒險
焦慮會出現,是因為我們會去思考和準備未來,但我們對焦慮的誤解讓我們看不清這一點,所以它才會一直都是負面和傷人的體驗。
第二部、我們對焦慮的誤解如何形成
我們為什麼及何時對焦慮產生誤解,還有科學和現代生活如何讓這種情形雪上加霜。
4.把焦慮當成疾病的故事
心理學和醫學把焦慮變成了一種疾病。但早在這之前,中世紀有關情緒和靈魂生命的觀點就已經將焦慮妖魔化。我們學會避免和壓制它,但這麼做只會讓它失控。
5.舒服地麻木
我們把焦慮當成一種不必要的折磨,竭盡所能地擺脫它。被廣泛且過度使用的抗焦慮藥物和止痛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導致了破壞性甚至致命的後果。
6.怪到機器頭上?
數位科技是不健康焦慮的元凶,因為它助長了逃避心態,也破壞了有益的社會連結。然而,把有問題的焦慮全都怪到科技頭上是不對的,這忽略了問題的複雜性,讓我們難以思考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利用數位科技。
第三部、拯救焦慮
把焦慮看成盟友將改善生活的每一個面向,還能讓機智、創造力和快樂大大提升。拯救焦慮也是在拯救我們自己。
7.焦慮的推動器: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讓我們緊張兮兮。我們可以靠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來想辦法面對不確定性,即使是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情況下,也能敞開心胸接受以往想像不到的可能性。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焦慮就是祕方。
8.激發創造力
只要我們願意接受焦慮的不適感,傾聽它的教導,就能變得更有創造力,無論是在創作藝術作品,還是在想晚餐要煮什麼。
9.孩子們並不脆弱
面對孩子的焦慮,我們太常以適應和過度保護去回應。這麼做是出於好意,因為我們認為孩子很脆弱,但這是錯的。當我們不再害怕孩子和自己本身的焦慮時,就可以幫助他們成為堅強又有韌性的人。
10.以正確的方式焦慮
如果你讀到這裡,代表你已經改變了對焦慮的看法。是時候做出行動了。
謝辭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