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壺千年,中醫的傳承與濟世之道:流傳五千載的古老醫術,是毫無根據的迷信陋習,還是蘊含智慧的醫療瑰寶?

,

作者:過常寶

出版社:崧燁文化

ISBN:9786263942592

$29.50

產品號碼: 234335 貨號: 9786263942592 分類: , 標籤: , , , ,
把脈、推拿、拔罐、刮痧、針灸……
中醫的原理你都講不出個所以然來,只知道「博大精深」,
究竟是有多玄?中醫如果槓上西醫,又是誰優誰劣?

古今醫路,中醫學的歷史足跡與當代應用
一本書看出「中醫」的神通廣大!

  ▎五千年的古老智慧:中醫學
  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中醫文化與實踐的全面性作品,旨在透過歷史溯源、理論探討、治療方法、及中西醫融合等多個維度,全面展現中醫學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從神農嘗百草的傳說開始,書中首先回顧了中醫的歷史發展,揭示了中醫學作為一門古老學問是如何逐漸形成、發展並傳承至今的。著重介紹了中醫哲學中的核心概念,如天人相應、陰陽平衡,以及辨證論治等原則,這些都是指導中醫實踐和理論發展的基石。

  ▎漫道經脈不可尋,還教針石起沉痾
  中醫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智慧,其中關於中醫診斷和治療方法,本書進行了詳細的解析,從經典的「四診」到各種中藥的性質、配伍原則,再到針灸、推拿等非藥物治療方法。特別是對中藥的四氣五味、針灸的分類功效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不僅反映了中醫在治療上的精妙細膩,也顯示了其與人體自然恢復機能的和諧共鳴。此外,書中還特別闡述了如刮痧、拔罐等其他治療方法,這些傳統技術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和價值,使讀者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中醫治療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大醫精誠:醫為仁術的醫德精神
  除了中醫技術和理論知識外,本書還著重介紹了中醫故事和歷史上的名醫,從扁鵲、華佗到張仲景、孫思邈,這些醫學巨匠不僅以其非凡的醫術令人敬仰,他們的事蹟和治病救人的精神也成為後人學習的典範。透過這些生動的歷史敘述,讀者能夠更加貼近中醫文化,感受到那份跨越時空的醫者仁心。

  ▎改革創新:中西合璧,體用為一
  最後,書中探討了中西醫的碰撞與融合,從西醫傳入中國開始,逐步展開了中西醫學文化、理論和實踐方法的互動歷程。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西醫結合的實踐不斷深入,從理論創新到臨床應用,都展現了中醫學在現代化進程中的活力和潛力。透過這一部分的描述,不僅彰顯了中醫在全球醫療衛生領域中的重要地位,也為中醫的未來發展和國際化提供了思考和展望。

本書特色

  本書全面深入探討中醫學的歷史、理論、診療方法及近代西醫傳入後所面臨的衝突和困境,從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名醫談起,包括華佗、張仲景、李時珍等,他們奠定傳統中醫的基礎,更以有別於西方醫學的系統來了解人體,更深入談論中醫的治療方法、養生原理、生活應用等方面,帶讀者了解博大精深的中醫何以流傳數千年仍屹立不搖!
 

目錄

第一章 中醫文化溯源
第一節 遠紹神農—中醫歷史
第二節 天人相應和陰陽平衡—中醫哲學
第三節 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辨證論治
第四節 御醫、名醫和郎中—行醫方式
第五節 綿綿不絕的岐黃學說—中醫名著
第二章 中醫診斷
第一節 經為一貫用心機,指下回聲診妙記—「號脈」與「四診」
第二節 虛邪賊風避有時,真氣內守病安來—「體虛」和正邪之「氣」
第三章 中醫治療
第一節 草木之精—中藥
第二節 漫道經脈不可尋,還教針石起沉痾—針灸和推拿
第三節 片木能教身清暢,小罐足益體溫陽—刮痧、拔罐及其他
第四章 中醫故事
第一節 不為良相,願為良醫—文人與中醫
第二節 登彼九嶷歷玉門,壽如南山不忘愆—帝王與中醫
第三節 方外之人,濟世之心—僧道與中醫
第四節 且將岐黃術,寫入丹青中—繪畫中的中醫
第五章 古代名醫
第一節 脈學倡導者—扁鵲
第二節 外科鼻祖—華佗
第三節 醫宗之聖—張仲景
第四節 傳奇藥王—孫思邈
第五節 明代神農—李時珍
第六章 中醫與生活
第一節 藥借食力,食助藥威—節日飲食的藥效
第二節 養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四季養氣
第七章 中西醫的碰撞與融合
第一節 西學東漸—西醫的引入
第二節 狹路相逢—中西醫的碰撞和選擇
第三節 中西合璧,體用為一—中西醫結合
第四節 改革創新,多元發展—中醫的現狀和前途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過常寶

  文學院教授。以生動而內涵豐富的教學,曾被學生評為最受歡迎的教授。曾任東吳大學、高麗大學等院校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上古文學和文化,著有《閒適哲學,從詩酒畫中,以閒情繹古今》、《生肖繹史,十二生肖文化探索與神話解析》、《遺珍重現,歷史收藏的藝術與價值》、《夢文化的歷史軌跡》、《酒文化探源,從神話傳說到酒器藝術》等書。

出版地

台灣

出版日期

05/15/2024

印刷

單色印刷

版別

初版

裝訂

平裝

語系

繁體中文

頁數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