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圖典:政務卷

,

作者:本書編委會

出版社:故宮出版社(原紫禁城出版社)

ISBN:9787513412605

$171.50

產品號碼: 166975 貨號: 9787513412605 分類: , 標籤: , ,

清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清承明制”,既承繼了中原傳統封建王朝政體的共性,特別是對明代的加以延續和仿效,同時又充分體現“首崇滿洲”的指導思想,保留有鮮明的滿洲政治傳統的個性。與此同時,清代作為末世封建王朝,鴉片戰爭後被迫從傳統步入近代的歷史軌跡,反映在政治制度上,體現出傳統與近代交替嬗變的時代特徵。
  
有清一代的政治制度建設,可大致劃分為四個階段:皇太極到康熙前期,是初創期。《大明會典》是這一時期處理政事的主要依據,並建立了以三院八衙門為主體的國家機構。定鼎中原後,多爾袞攝政期間也俱仿明制,確立了以滿洲貴族為核心的滿漢地主階級政權。
 
承襲明制過程的背後,反映了滿洲貴族內部漢化與反漢化兩種勢力的交鋒與對抗。康熙中到雍正時期,是政治制度建設的發展期,各種制度建設隨著皇權的加強逐漸趨向健全和完善,特別是雍正初年“軍機處”和“秘密立儲制度”的建立,對中國傳統的君相和皇位繼承制進行了有效改革,為清代政治制度加入了嶄新內容,表現出自己的個性。
 
雍正朝至道光朝鴉片戰爭爆發前夕,是清代政制建設的成熟期。大部分典制在乾隆時基本定型,其完備程度堪稱集歷代封建王朝之大成。道光二十年(1840)至宣統三年(1911)清朝覆亡,為清代政治制度的衰敗期。清廷在應對西方列強和日本的侵略以及太平天國等外侵內擾的過程中,對政治制度也做了一系列的調整與變革,“西風東漸”滲入官制、法律、文化等諸多領域。
  
建立一整套龐大的行政機構,是清朝統治者行使以皇權為中心的封建專制政治權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本卷“朝政篇”通過對□□機構與中央王朝行政機構系統的展示,揭示了與王朝兩個系統設置與運作、改良的情況,以及皇權在其中的運行痕跡。雍正年間,軍機處成立,將原本出於處理西北軍務需要而成立的機構,賦予了選拔親信參與決策並掌管軍政機要的政治意義,且進一步制度化,標誌著清代君主政體的完善。九卿機構權力不大,但貼近,屬於直接辦事機構,往往具有環一般的作用。
 
鴉片戰爭後,隨著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開始,清廷陸續設置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南北洋通商大臣、總稅務司署等新機構。20世紀初,為了改變內外交困的窘境,清廷先後推行“新政”和“預備立憲”,官制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本卷有重點地利用圖片體現行政機構的演進與官制的變遷,進而揭示清代政治制度與行政制度的基本特徵與運作情況。

目錄

前言
圖版目錄

皇權篇
一 皇權本緒
(一)受命於天
(二)承接法統
(三)皇權表徵
(四)地域遷轉
二 皇權聚散
(一)宗室輔弼
(二)姻親幫襯
(三)重臣支撐
(四)皇權分割
三 皇位傳承
(一)旗主推舉
(二)皇帝欽定
(三)先皇禪位
(四)秘密建儲
(五)懿旨指定

朝政篇
一 議政制度
(一)大朝
(二)常朝
二 理政機構
(一)中樞機構
(二)佐理機構
(三)皇室機構
(四)官制改革
三 朝政參與
(一)決策人員
(二)施政人員
(三)特例人員
四 要政規制
(一)八旗制度
(二)律令制度
五 職官制度
(一)選官任官
(二)封官賞官
(三)整頓吏治
(四)諡法諡號
六 密折制度
(一)密折
(二)朝廷公文

常務篇
一 治世方針
二 撫綏蒙藏
(一)和融蒙古
(二)綏靖
(三)安撫黃教
三 外交
(一)宗藩往來
(二)近代使領
四 農政
五 賦稅
(一)田賦
(二)關稅與厘金
(三)貢品與捐納
(四)貨幣

軍務篇
一 統帥八旗
(二)護衛宿營
(三)訓練操演
(四)軍令軍功
(五)後勤給養
(六)郊勞獻俘
二 戰事
(一)親臨戰陣
(二)禦駕親征
(三)調兵遣將
(四)封賞將士
(五)招降叛軍
(六)賜宴慶功
(七)戰事紀銘

後記

出版地

大陸

出版日期

12/01/2019

印刷

單色印刷

版別

初版

裝訂

平裝

語系

簡體中文

頁數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