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也吹牛:羅馬人的魔法藥水是魚醬?以前喝咖啡加鹽不加糖?鮭魚壽司不是日本傳統料理?原來餐桌上的食物很有事!

Bouffes Bluffantes – La véritable histoire de la nourriture, de la préhistoire au kebab

作者:尼可拉·凱瑟-布利

譯者:陳文瑤

出版社:馬可孛羅

ISBN:9786267156162

$28.25

產品號碼: 189881 貨號: 9786267156162 分類: 標籤: , , , , ,

炒、煎、炸、燉、醃漬、燒烤?
不! 美食是歷史、宗教、政治和人心調製而成!

早期喝咖啡加的不是糖,竟然是鹽!
比釀酒師更先出現的職業居然是毒品販
炙手可熱的香料在地理大發現後被眾人唾棄QQ
「義大利麵」名稱從何而來,這都要感謝文藝復興
日本壽司上的鮭魚原先是芬蘭滯銷貨?
這些知識不明白不能算是饕客!

史前時代到二十一世紀
餐桌上佳餚的起源與復甦
歡迎享用這場跨越兩千年的盛宴

Seayu|即食歷史版主/歷史普及作家 專文推薦
Hazel|《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Podcaster 、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徐仲|飲食文化研究者、郭忠豪|食物史歷史學家 誠摯推薦(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距今一萬年前的農業社會:吃什麼都無所謂,我的慾望要先滿足啊
其實在史前時代,狩獵採集已經可以讓人們吃得飽,那麼人類為何還要試著種植穀物和果類?嘗試栽種的過程簡直是場災難,耗費勞力、時間,收成卻寥寥無幾,他們屢屢失敗還不打算放棄,到底是為了什麼東西在拼命?

在羅馬帝國滅亡的第五世紀,因為吃不到乳酪而耍賴哭哭的查理曼大帝
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大陸戰爭頻傳、地主封建制興起,被眾人所戲稱為「黑暗時代」的中世紀時期,食物種類困乏到連法蘭克的國王都無法吃到想吃的東西!而這樣的時代,是什麼東西奠定了現今歐洲美食的基底?

十四世紀黑死病大肆蔓延:不想跟窮人吃一樣!我要吃得更豪華啦><
十四世紀開始,鼠疫等傳染病大範圍擴散,面臨到死亡威脅、社會動盪,經濟與宗教也開始崩塌,民眾恐慌不安……淪陷於病毒的歐洲大陸,是怎麼樣在極度惡劣的情況下,讓食物變得多元化的?

十八世紀七年戰爭爆發,感謝醜陋的馬鈴薯讓我活到現在!
你能想像嗎?現在我們所熱愛的炸薯條、薯泥、薯餅的原物料──馬鈴薯,在過去是沒有人將它當作食物的!更驚訝的是,不把馬鈴薯作為食物的原因竟是因為外型?!那又是從什麼時候,馬鈴薯變成主食之一?

二十世紀,若沒有貿易和行銷,地方特色美食才不存在呢~
在地理大發現和工業化後,國與國、城市與城市的交流愈發頻繁,也因此讓各處的人們有了對地區的認同感。而隨著到訪各區的旅人越來越多,嗅到商機、想利用小吃和美食吸引顧客的人也增加了。那麼,該用什麼方法招攬顧客呢~

原本擔任新聞記者的尼可拉.凱瑟-布利,在跟著廚師實習後開始了這本書的寫作之旅。利用幽默風趣的口吻介紹各種食物,以清晰的歷史脈絡當作主菜,佐以一點趣聞軼事與社會批判,最後再用新銳廚師Paul Boudier傳授的廚房小祕訣及簡易食譜做最後收尾,形成一道道豐盛的菜餚,打破你對食物和食材的所有偏見。

目錄

作者的話

──距今一萬兩千年前──
一、史前時代
啤酒、紅酒和文明

──西元前五十年──
二、古代
羅馬人的魔法藥水是魚醬

──第四世紀──
三、羅馬帝國的終結
貪腐與貪吃

──第五世紀──
四、猶太教
猶太飲食戒律如何拯救肥肝

──七世紀開始──
五、中世紀盛期
沒牙別想吃圃鵐

──十一世紀起──
六、哈里發
阿拉伯人的料理革命

──十四世紀──
七、黑死病
腺鼠疫帶來的饗宴

──十到十七世紀──
八、文藝復興
高額投資與乾麵條

──十六到十七世紀──
九、地理大發現
有錢人棄香料如敝屣

──十六到十八世紀──
十、宗教改革
叛亂者的奶油

──十七世紀起──
十一、奴隸制度
「糖即是惡」

──九世紀到十八世紀──
十二、大饑荒
單一作物與人吃人

──十八世紀──
十三、現代
馬鈴薯改變了世界的臉

──十九世紀──
十四、工業化
卡門貝爾乳酪的身世

──十九世紀末──
十五、規範準則
你好規格化,再見彎黃瓜

──二十世紀初期──
十六、民族主義
布列塔尼可麗餅:遊客催生的地方特色點心

──二十世紀──
十七、殖民主義
庫斯庫斯,堪稱法國人的最愛

──二十世紀末──
十八、消費社會
鮭魚壽司,日本「傳統」料理

──二十世紀末──
十九、歐盟
K霸:歐洲認證的土耳其三明治?

──現在與未來──
二十、那麼之後呢?
不是誰都搭得起的生菜沙拉艙

注釋
致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尼可拉.凱瑟-布利Nicolas Kayser-Bril
  數據驅動(Data-Driven)新聞記者,2011-2017年間為Journalisme++(數據新聞機構)負責人。2015年以《The Migrants’Files》移民檔案調查獲得European Press Prize歐洲新聞獎。離開Journalisme++之後,轉而投入餐飲相關領域,他到義大利卡拉布里亞跟著新銳廚師Paul Boudier實習,隨後投入這本書的寫作。除此之外,他也在瑞士納沙泰爾大學以及莫斯科高等經濟學院教授新聞學。


譯者簡介

陳文瑤
  中法文口筆譯者,藝評人。獲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藝術與語言科學博士第一階段深入研究文憑、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譯有《鹹海敘事曲》、《印象派全書》、《內褲外穿:那些活出自己的女人》、《消失的維納斯》、《吞吃女人的畫家》、《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非地方:超現代性人類學導論》等書。

出版地

台灣

出版日期

08/11/2022

印刷

單色印刷

裝訂

平裝

語系

繁體中文

頁數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