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上篇 Web2.0 時代的Web3.0 構想
CHAPTER 1 初識Web3.0
1.1 網際網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1.1.1 Web1.0:門戶時代的網際網路
1.1.2 Web2.0:可以互動的網際網路
1.1.3 Web3.0:去中心化的網際網路
1.2 Web3.0 的核心特性
1.2.1 技術邏輯上的不同
1.2.2 資料共用和資料儲存的不同
1.2.3 網路安全的進階
1.2.4 Web 應用程式的不同
1.2.5 數位身分的不同
1.2.6 支付方式的不同
1.3 重建信任─ Web3.0 的使命
1.3.1 網際網路的初心
1.3.2 與初心背離的Web2.0
1.3.3 重建對網際網路的信任
CHAPTER 2 Web3.0 的基礎設施
2.1 區塊鏈,Web3.0 的核心技術
2.1.1 區塊鏈 = 區塊 + 鏈
2.2 智慧合約,為Web3.0 交易作保
2.2.1 從比特幣到以太坊
2.2.2 Web3.0 需要智慧合約
2.2.3 Web3.0 需要區塊鏈
2.2.4 智慧合約在今天
2.3 NFT,Web3.0 的權益載體
2.3.1 NFT 的技術本質
2.3.2 NFT 意謂著什麼?
2.4 DAO,Web3.0 的組織形式
2.4.1 DAO 的緣起
2.4.2 DAO 的概念拆解
2.4.3 DAO 的類型
CHAPTER 3 Web3.0 的行業應用
3.1 Web3.0 在社交
3.1.1 社交形式之嬗變
3.1.2 Web3.0 社交的價值
3.1.3 Web3.0 的社交嘗試
3.1.4 Web3.0 社交的未竟之路
3.2 Web3.0 在遊戲
3.2.1 什麼是Web3.0 遊戲?
3.2.2 遊戲行業的變革
3.3 Web3.0 在金融
3.3.1 一場關於資訊的爭奪戰
3.3.2 Web3.0 金融的應用
3.4 Web3.0 在醫療
3.4.1 打破醫療的中心化管理
3.4.2 Web3.0 能為醫療帶來什麼?
下篇 Web3.0 時代的 Web3.0
CHAPTER 4 舊 Web3.0 和新 Web3.0
4.1 陷在 Web2.0 裡的 Web3.0
4.1.1 不是真正的Web3.0
4.1.2 打破壟斷,可能嗎?
4.1.3 去中心化的迷思
4.1.4 重新審視「去中心化」
4.2 重新定義 Web3.0
4.2.1 Web2.0 問題的核心
4.2.2 真正的 Web3.0 時代
4.3 數位身分的主權化之路
4.3.1 數位身分的到來
4.3.2 數位身分的演進
4.3.3 自我主權的數位身分
CHAPTER 5 如何實現 Web3.0?
5.1 人工智慧,加入Web3.0
5.1.1 對龐大資料的深度分析
5.1.2 Web3.0 需要人工智慧
5.1.3 Sora 時代迫切需要Web3.0
5.2 量子計算,先破後立
5.2.1 量子計算會終結區塊鏈嗎?
5.2.2 實現去中心化的計算
5.3 量子通信,徹底改變未來通信
5.3.1 難以解決的通信問題
5.3.2 徹底改變通信未來的技術
5.4 DNA 儲存,Web3.0 的儲存未來
5.4.1 儲存技術之變
5.4.2 DNA 儲存的價值
CHAPTER 6 新 Web3.0 掀起未來商業變革
6.1 新Web3.0 如何顛覆 Web2.0?
6.1.1 Web2.0 商業模式的本質
6.1.2 平台壟斷的後果
6.1.3 把資料主權還給使用者
6.2 資料交易,Web3.0 的商業核心
6.2.1 探索資料交易.
6.2.2 構建資料交易所
6.2.3 Web3.0 時代的基礎設施
6.3 生產有價值的資料
6.3.1 從工業勞動到資料勞動
6.3.2 讓個人資料更有價值
CHAPTER 7 通往 Web3.0 還需要幾步?
7.1 技術之難,Web3.0 何時能實現?
7.1.1 量子技術的限制
7.1.2 DNA 儲存仍需解決成本問題
7.1.3 能源問題是房間裡的大象
7.2 誰在阻礙 Web3.0?
7.2.1 Web3.0 不是「胡言亂語」
7.2.2 中心化巨頭的阻礙
7.2.3 政府監管面臨挑戰
7.3 Web3.0 時代終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