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培珽終於要談「用功讀書」這件事了。
明明知道,這將是她寫作生涯裡,最暢銷的一本書,卻排在這麼後面才寫;
因為她知道光是「會讀書」,在這個時代,也可能是最危險的。
父母從容面對孩子學業的30個觀念,是本書的重點。
汪培珽還寫了五封信給家長和孩子,
其中兩封,應該沒有父母不想知道裡面寫了什麼──
第一封信:為什麼要用功讀書
第二封信:騙自己用功讀書的方法
「為什麼有人會讀書,有人不會?它至今仍是個謎。
我可以不會讀書,但是我不能不上進。
不上進,只會剝奪我人生原本就有的快樂。」汪培珽說。
如果父母一心只想看到怎麼讓孩子成績好、分數高、考進一流學府的方法,
那麼我怕這本書會浪費你的時間。
這裡只有心法,沒有方法。
方法一定要自己花時間去摸索,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
整本書談到了從容面對小學階段的30個觀念,
或許你還可以自己看出來第31、32、33個。
在我家姊姊弟弟還未進入小學一年級前,這些概念就已經在我的腦海裡成型了。
不要問我為什麼事先知道這些事情,或許是上輩子,父母該做的錯事,
全都被我犯過了,投胎時腦袋沒清空,於是自然地知道哪些錯誤不可以再犯。
當我的小孩才剛進小學時,
我就已經開設了「從容面對小學一年級的XX個秘密」這樣的課程。
當時我的孩子什麼「成就」都沒有,我卻敢開課「教」別人;
也就是說,這個人根本沒上過戰場,就想告訴別人要怎麼打仗才能活著回來,
聽她的話,不是找死嗎?
因為我全然相信——即使我根本看不到未來——
當我相信我帶領孩子走的是正確的路,我就不管旁人說什麼,勇往直前就對了。
最後,未來就在我眼前一點一點地出現,它們與我想像的幾乎沒有差距(好險)。
你不相信也得相信,姊姊弟弟如今已經十幾歲了,
有關學校裡的事情,我根本沒花什麼力氣在上面。
因為孩子從父母身上需要看到的是「方向」,而不是方法。
當父母的觀念是正確的,方向就會是正確的。
至於方法,不管是大人想升官發財,還是小孩想用功讀書,都一樣,
每個人都必須一邊過日子一邊去摸索出自己的來。
別以為我不需要摸索,我到現在還在摸索,因為小孩又不是雕像,每天都在長大呢。
「肯讀書」「會讀書」「書讀得好不好」只是一個概念的說法,
當我們還在作學生階段,願意花時間去讀書和學習,就代表這個孩子是上進的。
現代社會,人只有「會讀書」這一項能力,當然是行不通的。
可是,這整本書裡,我想先只談一件事:
父母應該如何從容面對小孩學業問題的30個觀念。
當父母的觀念是正確的,才是整個國家的教育可以愈來愈進步的基礎。
除了觀念,汪培珽還寫了5封信──
因為她知道,很多父母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說「為什麼要用功讀書」的道理。
【給「小學一年級孩子家長」的一封信】──父母慢慢走,孩子才能從容跟上
【給「國中一年級孩子家長」的一封信】──鼓勵、陪伴、不放棄
【給國中生的第一封信】──為什麼要用功讀書?
【給國中生的第二封信】──騙自己用功讀書的方法
【給父母和孩子雙方的一封信】──如果我天生不是讀書的料呢?
最後有九個Q & A,那是家有小學生的父母,最頻繁出現的疑問。
其實父母問來問去都深入不到問題的底層。
問題的最底層,應該是最後一個觀念說的:
培養孩子還很重要,但親子間的感情濃度才是這場關係裡,最珍貴的地方。
目錄
輯一 從容面對孩子學業問題的30個觀念
希望孩子上台大、進哈佛嗎?
姊姊,六乘九是多少
弟弟,祝你功課不好
比分數還有用的東西
自動自發
功課責任歸屬
自己嚇自己
注音符號
主動閱讀
聯絡簿
寫字
請別這麼斤斤計較。
沒事別贏在起跑點上
功課太多
名次
誰說要預習
對孩子有所期望
開計程車就好
挽回脫序的孩子
不是只有功課需要關心
考試
盯緊
分數
讀書第二
測驗卷
寫作文
期望與年齡成正比
老師也需要鼓勵
填補空白的能力
小學課本
文具不是玩具
催促
考試不拿錢
讓孩子遠離「急功近利」
這才是贏在起跑點
說故事
輯二 我想寫信寄給你
給「小學一年級孩子家長」的一封信
父母慢慢走,孩子才能從容跟上
給「國中一年級孩子家長」的一封信
鼓勵、陪伴、不放棄
給國中生的第一封信
為什麼要用功讀書?
給國中生的第二封信
騙自己用功讀書的方法
給父母和孩子雙方的一封信
如果我的孩子天生不是讀書的料呢?
專輯三 Q&A
寫功課拖拖拉拉
不想孩子重蹈覆轍
誰的成就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會讓孩子寫評量嗎?
讓大人更順眼
安心的方法
關心不必做給別人看
成績突然退步好多
超前就會產生優越感?
不喜歡書寫不代表沒有學習興趣
我討厭當嚴格的父母
發呆很好
看遠一點
後記:四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