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如果用眼睛就能學得起來,事情便簡單多了
•必須用眼睛偷學
•為什麼沒辦法用眼睛偷學?
•邊看邊偷學的前提①為了不要看得太仔細,當成「聲音來看」
•邊看邊偷學的前提②增加資訊量的「自我調整運動」
•邊看邊偷學的前提③調整能量通道的「創造身體的縫隙」
•觀察力的變化
•阻止你變得更熟練!潛意識的OK
•熟練之後呢?層次轉換是什麼?
•前往其他層次的途徑難以言傳?
•踏入另一個層次的途徑是?
•天才的詞彙難以理解
•不能邊看邊偷學嗎?
•身體感覺的交流
•那個人有點與眾不同,理由是?
•只能看到符合自己程度的東西
◎第2章 是不是習慣先暖身再跑步呢?
•反而讓壞習慣更加根深蒂固?
•以做不到的事情為前提
•受傷與故障的風險提高?
•熱身運動的問題
•讓身體的部位合而為一
•擺動手臂與核心
•天才或有天份的人與一般人的差異
•蓄力與張力的差異
•先體會「學會了」的狀態
•為了能夠激烈地活動
•纖細與粗獷併存
•進入「區」的預習
◎第3章 靈活的動作與關節的靈活度無關
•關節的靈活度與柔軟的動作,哪邊比較重要?
•動作僵硬是因為大腦想要偷懶
•增加關節的數量
•螺旋運動
•關節的必要性與弱點
•手臂的螺旋運動
•腳的螺旋動作
•不要將伸展操當成訓練的理由
•伸展操是復健?
•不是伸展操,卻很像伸展操的訓練
•了解「靈活」的真正意義
◎第4章 像是移動空間般移動肢體
•封閉的身體
•讓身體對空間敞開
•像是讓空間動起來的肢體運動-元素①「打開皮膚的感覺」
•像是讓空間動起來的肢體運動-元素②「讓身體內部的空間敞開」
•是呼吸,還是讓空氣通過?
•有用的想像,無用的想像
•不要當成呼吸法練習
•像是讓空間動起來的肢體運動-元素③「提升身體內部的動作密度」
•無法具體觀察的身體內部動作
•骨盆的開闔
•動作雖小,卻能創造大能量
•在肢體表演領域的意義
•內在的問題也需要重視離心力與向心力的平衡
•是否限制了自己?
•發聲與空間
•先讓視線從身體離開
•變得習以為常
◎第5章 自然體就是協調體
•協調體
•不是我的自然,而是普遍性的自然
•自然體不是自然,是技術
•身體不是借來的東西,「我」才是借來的東西
•心是身體的狀態
•生理的協調體是設計精密的類比時鐘
•將能量看成水流
•大齒輪與小齒輪,以及兩者的中間
•結合內心的協調體
•與情緒斷開的聲音與動作的必要性
•受情緒宰制的身體
•屬於大腦的自己、屬於身體的自己
•從身體超越「自己」
◎終章 生活方式會於訓練之中展現
•從語言升華至身體感覺的橋樑
•不是「方法論」的意義
•變得能夠喝水
•注視著什麼呢?
•做習慣的動作只有大腦會覺得輕鬆
•筆試高分,術科零分?
•動作不靈活是因為腦筋太僵硬?
•不要封閉身體,讓能量流動
•自然體在不自然之後形成
•何謂理想的訓練?
•生存之道的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