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蘭亭序》被稱為“天下行書”,但傳《蘭亭序》真跡隨唐太宗陪葬昭陵後不知所終,現在為人稱道的是《虞摹蘭亭序》《褚摹蘭亭序》和《馮摹蘭亭序》三種摹本,均藏於故官博物院,可令後世揣想真跡的種種筆墨神韻,體會王羲之書法的龍躍虎臥之姿。此三種摹本皆出名家之手,虞、褚臨摹本同中有異,馮摹本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面貌,可謂各有千秋。而此三種摹本影響了唐以後諸多書法大家,如趙孟頫、董其昌、傅山等。
《虞摹蘭亭序》,唐虞世南摹,紙本,縱二十四點八釐米,橫五十七點七釐米。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認為是褚遂良摹本,董其昌在題跋中稱“似永興(虞世南)所臨”,後世遂認定此卷為虞世南摹本。卷中有元天曆內府藏印,故亦稱“天曆本”。此卷用兩紙拼接,各十四行,排列較松勻,近石刻“定武本”。清代刻入“蘭亭八柱”,列為一。虞世南(五五八—六三八),字伯施,唐越州(今屬浙江余姚)人,其書法剛柔並重,骨力遒勁。
《褚摹蘭亭序》,唐褚遂良摹,紙本,縱二十四釐米,橫八十八點五釐米。卷中有米芾題詩,故亦稱“米芾詩題本”。褚遂良(五九六—六五八),唐杭州(今浙江杭州錢塘)人,字登善,唐初名醫,高宗時封河南郡公,故人稱“褚河南”。其書法繼承王羲之傳統,外柔肉剛,筆致圓通,見重於世。
《馮摹蘭亭序》,唐馮承素摹,紙本,縱二十四點五釐米,橫六十九點九釐米。此本用楮紙兩幅拼接,紙質光潔精細。因卷首有唐中宗李顯神龍年號印,故稱“神龍本”。馮承素在歷史上並無書名,其與趙模、韓政道、諸葛貞等人均為唐官廷拓書人。
出版地 | 大陸 |
---|---|
出版日期 | 08/01/2019 |
印刷 | 單色印刷 |
版別 | 初版 |
裝訂 | 平裝 |
語系 | 簡體中文 |
頁數 | 22 |
相關商品
- 特價
精選書籍
-
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
-
兒童啟蒙CD書: 兩隻老虎 (附CD)
-
竹聯:我在江湖的回憶。臺灣第一部幫派主持人親筆史記
-
重探抗戰史(第一、二卷雙冊套書)
-
解密陌生人:顛覆識人慣性,看穿表相下的真實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