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漸漸成為身心科醫師
《人醫》作者,楊明仁醫生,二○○七年秋天,離開醫學中心,投身基層開業。對於投身基層開業,首要面對的挑戰便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專業方向,是精神科還是身心科?
一個科別,兩個名稱的差異。
「精神科」,強調疾病與大腦和神經系統的關係。
「身心科」,強調疾病與心理和生理之間的相互影響。
治療「身心症」的關鍵在於,不僅要能判斷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態,更需掌握造成壓力之社會心理問題的角色。身心相互關聯,身體症狀不僅只是單純的心理防衛機制,更是潛意識的顯現。透過這些症狀,可以與深藏於意識中的創傷經驗連結,從而進行適當的治療。
《人醫 成為身心科醫師》結合中西醫心理治癒的理論與技術,推陳出新、發展成一門新的心理治療學派。身心的健康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複雜系統中的動態平衡。治療疾病不能僅關注局部症狀,更需從整體出發,調節身心互動。這也呼應了傳統醫學強調的「形神合一」,重視情緒、生活方式等對健康的影響。
不論是從西醫或是中醫,深入探索來訪者的心靈世界,給予溫暖的撫慰和支持,以幫助他們恢復身心健康更是本書強調的軸心目標。
因此,真正的療癒不僅僅是消除身體的病痛,更是撫平心靈的創傷,期許每位讀者皆能透過《人醫 成為身心科醫師》,讓你我都能成為自己的身心科醫生,並且重新找回生命的完整與平衡。
目錄
推薦序 文榮光 現任高雄市文心診所院長
推薦序 黃志中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局長
自序 自己的鬥爭
Ⅰ-生命轉化-
歲月的刻痕
我與我的世界
自我的形成
通往世界之路
慈悲與超越
照護的靈魂
中醫心理學師承班學習之行
成為身心科醫師
Ⅱ-心靈的軌跡-
解構、還原與再建構
生命的腳本
不安全感是問題的根源
身體是心靈的顯化
身體與心靈的神秘連結
不同理論框架下的壓力調適障礙
閒愁最苦
心身症作為中西醫學心理學的交叉
從身體表徵到心理表徵
症狀是通往內心的過渡空間
人、神與鬼
鐵漢柔情
春困感悟
Ⅲ-附錄-
高中校園的精神健康問題──我的參與觀察體驗
道別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明仁
1984年畢業於台中中山醫學院,在高雄醫學大學獲得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學位,並完成精神科專科醫師訓練。1996年於美國哈佛大學取得健康與社會行為學博士學位。這些年的學習經歷培養了對社會醫學的濃厚興趣,以及對人文關懷的深刻理解。
曾任教於高雄醫學大學的醫學系、醫學社會學系和行為科學研究所,專注於臨床醫學研究,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合作出版數本書籍,並被授予教育部部定教授資格。此外,也曾任職高雄長庚醫院和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
2007年起,轉向社區精神醫療服務,設立社區復健中心,協助精神康復者回歸社區,並作為獨立執業的身心科診所醫師,主要診治自律神經失調、焦慮和憂鬱症患者。
除了精神醫學外,對佛學心理學和中醫心理學亦有濃厚興趣。2016年,參加英國塔里契基金會的佛學心理學課程,並於2018年加入北京廣安門中醫院中醫心理學師承班學習。
目前,專注於整合中西醫學心理學於心身疾病的臨床診療,並協助財團法人私立高雄仁愛之家發展長期照護與醫療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