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大陸第一本系統研究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學術專著,作者前後歷時八年著述而成。本書逐一回答了兩岸為什麼要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建立什麼樣的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以及如何建立這一機制等基本問題。
本書極具理論深度、歷史視野和現實針對性,對思考和破解兩岸軍事安全領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有重要參考價值,適合兩岸關係研究者、戰略規劃設計者和關心思考臺海和平的人士閱讀參考。
目錄
序/001
導論/003
一、問題的提出/003
二、研究意義/006
三、研究現狀/015
四、研究方法與結構安排/022
第一章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議題的由來與發展/029
第一節 大陸以政治互信為基礎的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構想/029
一、1979年1月—1995年1月:提出結束兩岸軍事對峙/029
二、1995年1月—2004年5月:審視、排斥與批駁/031
三、2004年5月—2008年12月:強調政治前提的軍事互信機制/035
四、2008年12月以後:「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提出與推動/040
第二節 臺灣以建立信任措施CBMs為基本内容的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構想/045
一、李登輝時期:
以機制化方式緩解兩岸軍事敵對構想的醞釀與提出/045
二、陳水扁時期:臺獨基礎上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主要版本/049
三、馬英九時期: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主張與作為/054
第三節 美國以「中程協議」為基本内容的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構想/061
一、克林頓時期:「第二管道」與「中程協議」/061
二、小布希時期:「改良式的中程協議」/067
三、歐巴馬時期:維持現狀的「信心建立機制」(CBMs)/071
第二章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相關理論/087
第一節 結束戰爭理論 [1]/088
一、結束戰爭狀態的主要方法/089
二、停止戰爭行動的主要方法/092
三、停戰協定的效力及實現途徑/096
第二節 信任與軍事安全機制理論/102
一、軍事安全領域中的信任/102
二、軍事安全機制的概念/106
三、信任與軍事安全機制的建立/112
第三節 建立信任措施(CBMs)理論/118
一、建立信任措施概述/118
二、國際間建立信任措施的歷史實踐及啟示/123
三、建立信任措施在兩岸軍事安全關係研究中的侷限性/129
第三章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既有成果」及啟示/147
第一節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既有成果」/148
一、「單日打雙日不打」/148
二、雙方軍用艦機不越「海峽中線」/149
三、臺灣不發展核武、不發展地對地飛彈/152
四、大陸嚴格限制對臺動武時機/155
五、公佈國防白皮書增加軍事透明/157
六、軍事演習預告及規模調整/158
七、退役將領互訪/159
八、兩岸聯手人道救援/161
第二節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既有成果」的特點/164
一、涉及内容廣泛,但難以深入具體/164
二、形式以單邊宣示為主/165
三、約束力較強,但止於單邊自我約束/166
第三節 兩岸在軍事安全領域謀求和平的歷史啟示/167
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167
二、善於擱置爭議,千方百計創造和平/170
三、嚴格限定軍事行動的目標/174
四、加強對軍事要素的有效控制/177
五、保持溝通渠道,避免相互隔絕/179
第四章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重大議題分析/187
第一節 政治類議題/188
一、政治條件的有無問題/188
二、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歷史地位/193
三、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政治意義/197
第二節 軍事類議題/201
一、「海峽中線」及「軍事緩衝區」問題/202
二、「放棄對臺動武」問題/206
三、「撤除飛彈」問題/209
四、臺灣武器採購問題/213
五、機制執行情況的監察與監督問題/222
第五章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總體構想/233
第一節 對學界提出構想的評析/233
一、大陸學界提出的構想/233
二、臺灣學界提出的構想/235
三、美國學界提出的構想/242
四、對學界提出構想的評析/246
第二節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總體構想/249
一、未來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内容體系/249
二、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路徑選擇/259
第六章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未來前景/265
第一節 影響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未來前景的主要因素/266
一、兩岸政治互信/266
二、臺灣政治/269
三、美國因素/271
四、大陸的政策創新/273
第二節 軍事對抗與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未來前景/276
一、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目的是結束兩岸軍事對抗/276
二、科學實施軍事對抗對建立和鞏固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具有積極作用/279
三、積極倡導有益於臺海和平的新型軍事安全戰略/282
第三節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未來的三種可能/285
一、僵持下去/285
二、談起來/288
三、名亡實存/289
四、哪種可能性更大/291
附錄一/299
附錄二/301
參考文獻/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