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好像是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東西,
就像一顆壞種子,
藏在仁慈後面,藏在同情後面,
藏在愛後面。
◆
一個八歲的小孩能有多壞?
出版當年即銷售百萬冊,暢銷70年的心理恐怖經典
◆
◎1954年改編百老匯名劇
◎1955年提名「美國國家國家書卷獎」
◎1956年同名電影獲奧斯卡四項大獎提名,1985、2018年再度改編電影
◎影響後世無數文學、電影和流行文化,開創「邪惡小孩」系列:
《天魔》達米安、鬼娃恰吉、安娜貝爾、《危險小天使》、《孤兒怨》……
•••
新版增加: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好評推薦
蔡百祥︱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陪伴心理諮商體系總院長 專文推薦
恩內斯特.海明威(《戰地春夢》、《老人與海》)
約翰.多斯.帕索斯(《美國三部曲》)
卡森.麥卡勒斯(《傷心咖啡館之歌》、《寂寞獵人》)齊聲推薦
「電影並沒有拍出原著的恐怖精髓,若想知道小女孩到底有多惡毒,必須看原著小說才能真正體會。」——史蒂芬.金
史蒂芬.金的心目中,
與佛地魔、索倫、老大哥、德古拉等經典角色
並列「文學史上十大反派」之一
她精明,善於算計,非常特別,
毫無罪惡感,也不像一般小孩子那樣會緊張,
而且她欠缺愛人的能力,只在乎自己,
更特別的是那需索無度的欲望。
她就像隻迷人的小動物,你永遠無法訓練她遵守常規,
她永遠學不會。
克莉絲汀.潘馬克太太有一個完美的家庭,丈夫體貼,女兒乖巧。八歲大的蘿達雖然有些早熟,但可愛又端莊,幾乎人見人愛。直到她發現,身邊幾樁看似平常的意外死亡事件,竟然都和女兒有關……
意外摔死的鄰居老太太:她曾說死後要留水晶球飾品給蘿達
意外淹死的男同學:他獲得了蘿達想要的書法獎章
意外燒死的工友:他曾威脅要告發蘿達……
為何八歲大的小孩會犯下這麼可怕的罪行?
邪惡的根源究竟來自何處?
媒體評論
●「威廉.馬奇知道人類的恐懼和祕密都藏在哪個角落,《壞種》描繪一名邪惡、凶殘的小孩,對受害人和家屬做的事情。作者充分掌握了這個素材,他創造了一部講述道德困惑和責任的頂尖小說,極為貼近我們所處的這個年代。」——James Kelly,《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黑暗、原創、無比駭人,威廉.馬奇這部作品是部直捷了當、技巧純熟的懸疑故事。那種冷漠、精確、甚至有些硬梆梆的敘述口吻,不時流露著輕蔑的幽默感,讓人印象深刻。……這個故事一定能引起盛大迴響、強烈的討論,難以讓人忘懷。——Dan Wickenden,《紐約先驅論壇報》(New York Herald Tribune)
●《壞種》是充滿懸疑和步步駭人的故事……出自美國最棒的小說家之一,讀者會享受這部作品。——August Derleth,《芝加哥週日論壇報》(Chicago Sunday Tribune)
●《壞種》太棒了,故事主題有力,每個人物也具說服力。對於作者筆下描述的這些令人震驚的事情,讀者都會買單接受。—— L.A.G. Strong,The Spectator (UK)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威廉.馬奇
原名威廉.愛德華.坎貝爾,1893年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1916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應召入海軍。1933年,他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K連》(Company K),內容大多基於他的戰時經歷,一生共寫過六本小說與四本短篇小說集。他的小說把自身的苦痛,與未能克服的階級、家庭、性別、種族問題而來的衝突糾纏在一起,其筆下的人物,本身沒有犯錯,卻成為命運的犧牲者。
馬奇曾經因嚴重的精神崩潰,在療養院休養了六個月。1954年《壞種》出版時,馬奇已經病重,5月即死於心臟病發作。有評論者認為馬奇是「當代被忽視的天才」,《壞種》公認是他最佳的作品,但他卻未能享受此書獲得的巨大成功。
譯者簡介
王欣欣
譯有《穿著PRADA的惡魔》、《列車上的女孩》、《沼澤王的女兒》、《夢想之城》、《回憶中的瑪妮》、《愛麗絲與蘿妮》、《無期徒刑》、《死黨》、《忽然一陣敲門聲》、《再讓我說個故事好不好》、《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等書。
個人網站:www.xinxintal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