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腹地廣大、人口眾多,潛在的市場對外資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僅以一海相隔的台灣商人,自然也不能免於這股影響力之外,他們有人帶著豐厚的資本、有人憑著專業的技能,從台灣過唐山,遠赴異鄉追求自己的夢想。儘管血緣相近、文字雷同,但由於相異的社會文化、風土民情、法律制度及人事管理模式,台商在大陸經營仍有種種的考驗與難關需要克服,甚至不免有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商業糾紛出現。有人在與大陸人士合資時受到欺騙、認賠了事,也有人把吃苦當吃補,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另起爐灶。
本書為《新新聞》「錢進大陸」專欄結集,作家吳德亮深入大陸,訪問20餘位跨海發展的台商。受訪的台商來自各行各業,慨然分享他們的甘苦談與打拚秘訣。吳將書中的台商經驗劃分為四大類型:
- 一為「擴張版圖篇」,如在台灣已闖盪出名號的簡銘欽,將他的「一茶一坐」餐飲文化成功推廣至對岸,現已在上海站穩腳步,準備邁開更大的步伐;
- 二為「跨海創業篇」,如台灣清華大學工學博士陳金在蘇州落腳,設立當地最大的光學廠;
- 三為「反敗為勝篇」,如黃兆光與中方合資八年賠掉七千萬,認賠退出轉戰溧陽開創新局面;
- 四為「投資地域篇」,剖析蘇州、溧陽、甪直三地近來的商業發展,及台商在當地的經營概況。
對有意跨海發展或想進一步了解對岸經濟的讀者而言,受訪台商的經驗有助於了解至大陸經商可能遭遇的問題,同時也提供了因應對策,是值得一讀的教戰寶典。
作者簡介
畫家詩人吳德亮,筆名「德亮」,十月十日出生的天秤座、台灣花蓮人,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寫詩、寫散文、旅遊文學、油畫、水彩、攝影、作曲、野鳥追蹤等。
曾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詩作經常選入多種海內外重要文學選集、年度詩選等。曾在國立藝術館及多所畫廊舉行油畫或水彩個展多次,並曾策辦「1983臺北藝術上街展」、「1998跨世紀多元藝術互動展」等大型展演,其繪畫廣為中外人士所收藏。
曾任《新台灣新聞周刊》總編輯、自由時報綜藝版主編、超級電視台〈大腳丫遊記〉節目總策劃、寶島客家廣播電台藝文節目主持人,並在國立東華大學教授資訊傳播平面攝影,以及《新新聞》、《時報周刊》、《新觀念》等各大報刊專欄作家;中央廣播電台〈台商特區–阿亮在大陸〉節目、「全方位藝術家聯盟」召集人等。
已出版著作:
- 詩集:劍的握手(德馨室/1977)
- 畫室(德馨室/1978)
- 月亮與劍(益群/1983)
- 水色抒情(林白/1990)
- 散 文 集:永遠的伯勞鳥(河童/1998)
- 繪畫文集:台灣畫真情(博揚文化/2000)
- 電影原著:國四英雄傳(益群/1985/代表參加芝加哥影展)
- 水彩畫集:鄉土詩情(聯鳴文化/1984)
- 油畫畫集:吳德亮畫集Ⅱ(鹿港小鎮御用坊/1990)
- 本土心情(聯鳴文化/1996)
- 電腦光碟:千手繆思(聲光多媒體螢幕保護程式/1998)
- 旅遊文學:靜岡伊豆-川端康成泡溫泉(新新聞/1999)
日本之醉-漫遊島國圓舞曲(本土文化/2000)
浪漫南國-阿亮下西洋(華文網/2001)
北台灣知性之旅指南-阿亮Discovery(華文網/2001)
深入雲南古國-阿亮天龍八部(華文網/2001)
深入蘇州-阿亮下江南(華成/2002)
深入普洱茶故鄉-阿亮找茶(西遊記/2002) - 德亮作品網站:www.teliang.idv.tw
目錄
卷一/擴張版圖篇
- 一茶一坐搶佔上海新天地──簡銘欽讓麥當勞也側目
- 羅馬磁磚大戰羅馬瓷磚──黃維傑再造對岸瓷磚王國
- 供應全中國三成鮮花-台灣芊卉到大陸當花王
- 大陸合資老神在在賺翻天──周德良公開必勝秘笈
卷二/跨海創業篇
- 中國西南最大的婚紗數位王國──孫大偉成雲南影樓祖師
- 用鏡頭抓住台商百態──-段正三扛著錄影機走遍華東
- 四萬人民幣開啟臭臭鍋傳奇──洪正棠還要打造越野車王國
- 愛,就是把他做成蛋糕吃掉──林治宏開創多柏思數位時代
- 台灣博士蘇州落腳──陳金在挑戰亞洲最大光學廠
- 陶藝家取經變講經──劉欽瑩從美濃燒到景德鎮
- 擔心老公不如就近創業-張雪莉用咖啡和台灣茶立足中山
- 直搗普洱茶鄉賣普洱──黃傳芳技術掛帥反客為主
- 創業台幣五十萬有找-雲南台商再創台灣奇蹟
謝文賢的古鈴精怪店
林淑麗的巧麗工藝軒
張求智的為智配送
卷三/反敗為勝篇
- 合資八年賠掉七千萬──黃兆光轉戰溧陽反敗為勝
- 木瓜賣不完就賣木瓜牛奶──林子杰的哈鮮族連鎖事業
- 中山失敗東莞再起-徐文龍鍍金首飾再領風騷
卷四/投資地域篇
- 餐飲業大舉西進蘇州──台灣小吃熱戰京蘇大菜
- 搶攻台灣市場──蘇州太湖房事熱滾滾
- 台灣政商名流將星雲集──甪直豪宅亮晶晶
- 溧陽──華東快速崛起的投資希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