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現在《十三經注疏》本《尚書》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本。現存版本真偽參半。
《尚書》為虞、夏、商、周各代典、謨、訓、誥、誓、命等文獻。
「典」是重要史實記載;
「謨」是記君臣謀略的;
「訓」是臣開導君主的話;
「誥」是勉勵的文告;
「誓」是君主訓誡士眾的誓詞;
「命」是君主的命令。
還有以人名標題的,如《盤庚》《微子》;有以事為標題,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內容為標題的,如《洪範》《無逸》。
《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文獻典籍。據《春秋說題辭》解釋:「尚者上也,上古帝王之遺出也。」在先秦時單稱作《書》。「書」是著的意思,即如《說文》所說:「書,著也。從聿者聲。」《說文序》又說:「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就《尚書》的性質而言,它實是一部上古三代的政治檔案資料彙編。其中有政治領導人的訓話,有座談會紀要,有君臣談話,有誥命,有誓辭,有大臣的謀略及訓誡等等。
總之多是與軍國大事相關的。故《荀子·勸學》說:「書者,政事之紀也。」《史記·自序》也說:「《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
本書特色
《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文獻典籍。
據《春秋說題辭》解釋:「尚者上也,上古帝王之遺出也。」在先秦時單稱作《書》。「書」是著的意思,即如《說文》所說:「書,著也。從聿者聲。」《說文序》又說:「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就《尚書》的性質而言,它實是一部上古三代的政治檔案資料彙編。
目錄
前言 /001
尚書序 /
虞書 /
堯典 /
舜典 /
大禹謨 /
皋陶謨 /
益稷 /
夏書 /
禹貢 /
甘誓 /
五子之歌 /
胤征 /
商書 /
湯誓 /
仲虺之誥 /
湯誥 /
伊訓 /
太甲(上)/
太甲(中)/
太甲(下)/
咸有一德 /
盤庚(上)/
盤庚(中)/
盤庚(下)/
說命(上)/
說命(中)/
說命(下)/
高宗肜日 /
西伯戡黎 /
微子 /
周書 /
泰誓(上)/
泰誓(中)/
泰誓(下)/
牧誓 /
武成 /
洪範 /
旅獒 /
金碖 /
大誥 /
微子之命 /
康誥 /
酒誥 /
梓材 /
召誥 /
洛誥 /
多士 /
無逸 /
君奭 /
蔡仲之命 /
多方 /
立政 /
周宮 /
君陳 /
顧命 /
康王之誥 /
畢命 /
君牙 /
冏命 /
呂刑 /
文侯之命 /
費誓 /
秦誓 /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不詳)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蹟的彙編。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現在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本。現存版本中真偽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