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曾經盛讚過東北豐饒的物產和獨特的自然環境,認為滿洲大地是資源富集之地,也是自然生命力的源泉。這裡的土地山川生生不息,養育了滿洲人以及清朝皇室的祖先,也使其分享了素樸純真和不竭的生命力。
清朝皇帝通過進貢制度,向滿洲和蒙古地區徵收毛皮、珍珠、蘑菇、人參等珍稀物產,這些物產不僅僅是物產,而且代表其產地所具有的純真、豐饒、充滿生機等象徵意義,作為一種永恆的家園,與皇室有著密切的依存關係。
但這種進貢制度漸漸對滿洲和蒙古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僅造成了環境退化的後果,還形成了複雜的開發與控制的制度和組織。
作者是新清史的新銳,利用了大量滿蒙文獻,在對東北和蒙古環境史的考察中發現了皇帝對於北部邊疆的想像、進貢體系與自然環境的惡化、清朝的奢侈品貿易和消費等諸多因素複雜的互動關係,為我們理解清朝邊疆歷史提供了新穎的視角。
目錄
中文版序言 / i
致 謝 / ii
轉寫說明 / vi
前 言 / vii
第一章 北京的視角 / 1
事物的衡量尺度 / 2
質樸的根與帝國的宮廷 / 5
漢人能穿毛皮嗎 / 13
清帝國的整合 / 17
新常態 / 23
被奢侈品連起來的世界 / 34
本章小結 / 37
第二章 珍珠竊賊與完美的秩序 / 39
作為生產區的東北 / 40
在滿洲故鄉之外:帝國機構和種類 / 45
烏拉、珍珠和清廷 / 51
蚌、人以及秩序的問題 / 57
人參的案例 / 62
重塑滿洲 / 70
本章小結 / 72
第三章 蘑菇危機 / 73
第一罪:無證 / 76
蘑菇貿易 / 83
控制采菇浪潮:1818年—1829年 / 88
帝國回應的本質 / 93
淨土與禁區 / 100
本章小結:純淨的環境與地域 / 105
第四章 毛皮產地的自然環境 / 107
全球毛皮貿易 / 108
東北貿易的崩潰 / 113
烏梁海的案例 / 118
淨化的必要性 / 124
烏梁海地區的毛皮危機:一個視角 / 128
毛皮危機的角度——對數量的考察 / 137
本章小結 / 143
結 論 / 145
清帝國的純淨故土 / 147
帝國的遺產 / 151
附 錄 1771年—1910年的毛皮進貢 / 156
注釋 / 159
參考文獻 / 216
索 引 / 242
譯後記 / 258
作者介紹
謝健
2012年畢業于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印第安那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與內陸亞洲,環境史,早期現代帝國的族群、商品與消費。
關康
2015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清史、滿族史、滿文文獻、清代宗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