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慶,天津寧河縣潘庄人,師從李存義、高占魁,曾跟隨李存義參加過奇襲天津老龍頭火車站的戰鬥。
張鴻慶所傳的形意拳要求初學者先從慢練入手,不要發力,講究練法、用法之不同,且重視內功,還有一套獨特的盤身掌法。這些獨特練法,多年來一直秘傳於其本門之內。
邵義會著的《張鴻慶傳形意拳練用法釋秘》,作者為張鴻慶再傳,學藝扎實,為人質樸。他將張鴻慶所傳的形意五行十二形從定步、跟步到行步、活步,一招一勢如何練、為何這麼練;如何用、為何這麼用,詳細且朴實地記錄在本書中。可以說,讀此書,方知形意拳是從樁功到操拳、推手、打手、實作的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系統工程。
目錄
第一章 張鴻慶傳承傳略
第一節│張鴻慶其人其事
第二節│傳拳特色及傳人
第三節│氣法與形意盤身掌
第四節│形意行步拳
第五節│內功練法
第六節│褚廣發與「圓滿手」
第二章 形意拳基本功
第一節│樁功
第二節│圓滿手
第三章 五行拳
第一節│劈拳
第二節│鑽拳
第三節│崩拳
第四節│炮拳
第五節│橫拳
第四章 十二形拳
第一節│龍形拳
第二節│虎形拳
第三節│猴形拳
第四節│馬形拳
第五節│鼉形拳
第六節│雞形拳
第七節│鷂形拳
第八節│燕形拳
第九節│蛇形拳
第十節│𩿡形拳
第十一節│熊形拳
第十二節│鷹形拳
第五章 傳統單練套路
第一節│五行進退連環拳
第二節│八式拳
第三節│十二形合演拳
第六章 傳統器械套路
第一節│形意五行單刀
第二節│形意連環劍
第三節│形意連環棍
參考文獻
代後記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邵義會
1952年生,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人,中國武術六段。9 歲隨家叔邵國彭學拳,12歲拜天津王慶福(傅劍秋弟子)習少林拳械三年。後隨劉澤起學習少林拳、形意拳。1967年拜唐山張蘭普(宋真石、郭夢深弟子)習少林拳、形意拳、八卦掌、楊氏太極拳、太極長拳等拳械,達30年之久。
1989年拜漢沽著名拳師吳桂忠(張鴻慶再傳弟子)習形意拳、八卦拳、象形術等。1994年拜石家莊馬虹習陳式太極拳械、推手等功夫。2011年先後兩次到河北廊坊張國才家中學習張鴻慶先生親傳的形意拳械功夫。
邵義會自幼酷愛武術,在五十餘年的習武生涯中,經常走出家門,求師訪友,先後得到各地十餘名前輩老師的傳授,並在多個武術比賽中取得較好成績。
自1998年以來,先後在《少林與太極》《武林》《精武》《武當》《武魂》《搏擊》等雜誌發表武術文章五十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