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探索宇宙本源生物中心主義賦予世界被創造的意義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一個新奇卻激進的想法挑戰彼時的知識權威:
哥白尼的“日心說”顛覆了人們深信不疑的“地心說”;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衝擊了“神創論”的權威地位;
普朗克的量子力學填補了流行數百年的經典力學微觀層面的空缺;
愛因斯坦相對論中全新的奇異宇宙觀取代了牛頓的“萬有引力”……
如今,科學界正在經歷一場巨變,越來越多的量子實驗結果對現有的物理理論提出挑戰,使得科學家不得不開始重新思考宇宙的起源與本質。當物理學的道路逐漸被封鎖,生物學為人們帶來了新的可能性。羅伯特·蘭劄博士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提出“生命創造宇宙”這一革命性觀點,顛覆了人們對宇宙起源的認知。
在《生命大設計.創生》中,蘭劄博士的革命性理論生物中心主義將打破讀者對生命、時間和空間,甚至是死亡的看法。蘭劄博士將帶領讀者踏上一趟無法避免的旅程:探索我們所存在的宇宙——這個看似陌生卻無比熟悉的宇宙。
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以生命與意識為核心的生物中心主義將喚醒人們對宇宙的新認知,使我們得以重新思考宇宙的起源與本質,以及生命在宇宙中存在的終極意義。
目錄
引言 對宇宙基本原理的全新理解一一生物中心主義 1
第1章 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有些不對勁 3
物理學中的兩大謎團都與意識有關4
對宇宙現狀的解釋必須警惕所謂的“常識”6
生物中心主義提供了答案8
第2章 意識–科學從未正視的神秘因素 11
物理世界與生物世界的理論大一統13
事物的存在是從生命和感知開始的嗎15
假如,沒有意識的參與…16
第3章 無人的森林裡,樹倒下會有聲音嗎19
外部世界與意識是相互關聯的19
你看到的彩虹只屬於你自己22
第4章 步入科學聖殿 25
前往哈佛大學,拜師斯金納26
對生命本質的最初思考29
蜻蜓是如何感知世界的30
第5章 一個最基本的問題33
“外部世界”始於自我意識34
大腦如何認知“外部世界” 36
同一枚硬幣的兩面 39
第6章 時光裡的泡泡41
“那真的發生過嗎?”41
機械思維模式給出的“希望”44
第7章 當明天比昨天來得更早時47
EPR悖論:愛因斯坦錯了嗎48
貝爾定理推翻了一切51
觀察行為直抵量子物理學的核心54
放大疊加實驗:生物中心主義最有力的證據58
第8章 為什麼說雙縫實驗很詭異61
物理學家爭論了一百年的問題62
觀察者能夠決定光子的物理行為嗎67
量子理論的觀察者依賴效應74
第9章 宇宙為何剛好能存在生命79
宇宙常數由“上帝之手”寫下 80
欲使宇宙存在,觀察者是必需的85
以意識為基礎的宇宙並不牽強89
第10章 困擾物理學家的“時間之箭”91
永恆的現在:過去和未來或許並不存在91
從未來穿越而來的人現在在哪裡95
時間膨脹:“天上一天,地上一年”98
時間是一支永不回頭的箭101
第11章 對“空間”的重新思考很有必要107
愛因斯坦的永恆時空之海111
19 世紀的太空探測先驅者116
隨波逐流、不斷變化的“空間”120
第12章 幕後人物125
拜訪諾貝爾獎獲得者 126
改變我一生的工作128
第13章 轉動思維風車131
20 世紀的重大啟示之一133
更深層次探索和解釋宇宙的開始135
第14章 天堂裡的墜落 139
紅色“危險”警報140
如果現實由意識創造……141
第15章 搭建現實世界的積木143
神經元:觀察者決定的世界之基石 144
用意想不到的工具理解宇宙本質145
第16章 宇宙到底是什麼149
大爆炸創造的世界 151
無所不知的神與他們的造物153
生物中心主義提供的解答154
將宇宙作為整體來思考可能徒勞無功155
第17章 科幻成真 159
科幻作品塑造大眾對宇宙的認知160
時間旅行主題復興催化反傳統思維162
第18章 意識之謎 165
探索“最偉大的奧秘”之旅 168
機器是否會發展出自己的思維171
在意識中創造的“真實世界” 175
身處愛麗絲的淚水池178
第19章 對永生的依戀,對死亡的恐懼181
意識會隨著肉體死亡而消亡嗎181
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死亡”184
死亡:科學史上最大的騙局186
第20章 推動科學變革的新機會191
生命與意識的重要性持續倍增191
創造令人著迷的生命和非生命混合體193
附錄一 洛倫茲變換195
附錄二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與生物中心主義197
作者簡介 羅伯特·蘭劄(Robert Lanza) 203
作者簡介 鮑勃·伯曼(Bob Berman) 211
作者介紹
[美]羅伯特·蘭札,影響未來20年生物技術的領導者幹細胞研究領域的旗手,安斯泰來全球再生醫學負責人兼首席科學官?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主任獎獲得者蘭札博士探索科學疆域已超過四十年,是世界上首位利用核移植技術克隆出瀕危物種的人,並證明了該技術可以用來逆轉細胞的衰老過程。蘭札博士在幹細胞研究領域同樣成果卓著,他利用人類胚胎幹細胞成功改善了患有嚴重眼疾患者的視力,並證明了這種療法的長期安全性。蘭札博士的研究成果令人矚目,帶來了諸多全新的科學觀點和突破性的發現。也因此,他出版的多部科學著作都被視為幹細胞研究領域的重要參考書。
[美]鮑勃·伯曼,伯曼是作品流傳甚廣、讀者眾多的天文學家之一,他極善於將複雜的科學概念轉化成非專業讀者易於理解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對具備高級知識的讀者也同樣富有意義。他著有8本廣受歡迎的圖書。他發表過上千篇文章,是《天文學》雜誌的特約編輯,並長期擔任《老農民年曆》的科學編輯。他還曾擔任過《發現》雜誌特約編輯、瑪麗蒙特大學天文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