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佛光人間:佛教出版與傳播研究

,

作者:陳建安

出版社: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577114600

$48.75

產品號碼: 270006 貨號: 9789577114600 分類: , 標籤: , , , ,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確實不只是世俗化、辦辦文化慈善、搞搞政治,它是帶動佛教整體走上現代化道路,而與社會之現代化相呼應相聯結的新佛教運動,是真正「在人間的佛教」。正因,佛光山或言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擁有現代化,屬於真正在「人間的佛教」,所以,本書優先的主要研究物件,就是可以真正落實「在人間的佛教」為主的出版物。本書先從臺灣佛教的發展,談到臺灣佛教出版物的發展,然後才論述到人間佛教出版物的發展;再者,透過文獻資料與統計分析,將佛光山隸屬出版社關於「人間佛教」主題的書籍進行一一瀏覽分析,並且輔以佛光文化、香海文化、大覺文化與佛光山文化發行部等單位的負責法師與師姐們,進行面對面訪談,希冀找出「人間佛教」成功的編輯政策。
 
  另外,透過定價、標題、文本型態、內容主題分析與行銷推廣、傳播管道等各種方式,去分析星雲模式如何成功推動「人間佛教」,並讓佛光山順利在臺灣社會化,成為穩定臺灣社會的一股力量。總言之,從星雲大師到佛光山各出版社的任一傳播行為,都是宗教文化傳播最大的功效,也是本書所提及「出版效果」。
 
本書特色
 
  從佛光山「人間佛教」主題出版品的發行,
  更加了解佛光山透過文化傳播,
  努力打造「人間佛教」願景的過程。

目錄

摘 要
A Study on Buddhist Publishing in Fo Guang Shan Monastery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緣起與其意義
1.2研究對象與目標
1.3研究綜述
1.3.1臺灣地區宗教相關文獻分析
1.3.2臺灣地區佛教與出版相關文獻分析
1.3.3臺灣地區人間佛教與出版相關文獻分析
1.3.4佛光山與星雲大師相關文獻分析
1.3.5其他地區相關文獻分析
1.4研究方法、難點與研究創新、不足
1.4.1研究方法
1.4.2研究創新
1.4.3研究難點與不足
1.5研究思路與章節架構
1.5.1研究思路
1.5.2章節架構

第二章 臺灣佛教發展與佛教出版現況分析
2.1臺灣佛教發展歷史與現況分析
2.2臺灣佛教出版起源與現況
2.3以人間佛教為主題的出版現況

第三章 佛光山與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現況分析
3.1佛光山在臺灣地區現況分析
3.2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模式分析
3.2.1星雲大師介紹
3.2.2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模式
3.3佛光山出版發展與現況分析
3.3.1佛光山出版組織分析
3.3.2佛光山出版與編輯政策分析:「人間佛教」
3.3.3佛光山發行數量推估

第四章 佛光山出版物內容型態分析
4.1內容來源與作者分析
4.2出版物主題與內容分析
4.3編輯策略與標題分析
4.4出版物類型分析:電子與其他語種

第五章 人間佛教出版物經營型態分析
5.1出版物價格與營銷策略
5.2出版物傳播管道分析
5.3出版社經營模式研究
5.4出版物受眾型態分析
5.5其他分析:非正式出版物、廣告

第六章 個案研究:符芝瑛《雲水日月:星雲大師傳(上)(下)》
6.1《雲水日月星雲大師傳(上)(下)》作者與內容來源分析
6.2《雲水日月星雲大師傳(上)(下)》內容型態與主題分析
6.3《雲水日月星雲大師傳(上)(下)》發行方式與行銷策略

第七章 宗教與傳播的出版效果
7.1宗教本身的社會化角色
7.2宗教出版物對社會產生的效果分析
7.3臺灣地區宗教出版物的發展分析

第八章 結論
8.1研究結論
8.2研究限制

參考文獻
附錄A:星雲大師主要著作一覽表
附錄B:1939-1993年佛教暢銷書單
附錄C:佛光山「人間佛教」主題書目統計清單
附錄D:佛光山海外流通處一覽表
致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建安
 
  1972年生,臺灣宜蘭人。
 
  學歷
  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系、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2017年取得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博士學位。
 
  任職經歷
  閩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閩南師範大學兩岸傳播研究中心學術副主任。〈區域與文化研究〉、〈傳播前沿〉學術期刊總編輯。
 
  專書論文
  《閩南文化認同與文化傳播》、《文化傳播實證與應用》、《臺灣佛光人間:佛教出版與傳播研究》、譯著《全球傳播與國際關係》。
出版地

台灣

出版日期

09/03/2025

印刷

單色印刷

版別

初版

裝訂

平裝

語系

繁體中文

頁數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