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推薦序1
推薦序2
推薦序3
各界推薦
序1 如果「魔鬼」其實不那麼魔鬼;「天使」其實不那麼天使
序2 從一個男孩說起
序3 三十多年來,我一直記得一個同學的名字
第一章 跟霸凌有關的幾個事實,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校園真相1:一日太平,在中小學校園談何容易?
校園真相2:校園是學習的地方,也是霸凌的製造場
校園真相3:霸凌是普遍存在
校園真相4:班級異質性遠超過以往
校園真相5:大部分的校園霸凌跟新聞播的不一樣
第二章 「我被霸凌了」,但可能「沒有人」是真正的兇手
可能兇手1號:群居動物的「人性」
可能兇手2號:假想觀眾
可能兇手3號:個人神話
可能兇手4號:一個人小孩
可能兇手5號:玻璃心
第三章 在「無辜可憐的天使」之外
一、常見受凌者的類型
二、從「胖虎欺負大雄」到「一群人討厭大雄」
三、為何會成為「班級中不受人歡迎的人」?
四、孩子能否在班上受歡迎,經常跟家庭及學校有關
第四章 如果可以當個好同學,誰想要變成壞魔鬼
一、常見霸凌者的類型
二、霸凌者就是情緒失控的惡霸,發洩情緒在弱小身上?
三、霸凌,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清晰可辨
四、「霸凌者」相對於其他同學表現得「更過分」
五、霸凌者與受凌者的相似與不同
第五章 沒有完全無關的旁觀者
一、常見旁觀者的類型
二、隱忍很久了,有人替自己出氣真好?
三、受凌者很害怕,旁觀者也一樣
四、情境的力量往往大於個人的力量
第六章 父母可以這樣做
都是那個人欺負我小孩! 其實,可能是父母養出了受凌者
一、四種類型父母,可能養出受凌者
二、「衛生」與「界線」:人際大地雷
三、人際功力更上一層樓,不再被霸凌,更有好人緣
第七章 父母可以這樣做
沒有父母刻意教出霸凌者,但這樣教可能養出霸凌者
一、四種類型父母,可能養出霸凌者
二、溫柔的孩子,不會霸凌別人
第八章 老師可以這樣做
降低霸凌形成的機會
一、在未發生霸凌之前,「公開討論霸凌」預防可能潛在的危機
二、以「人人都能被看見」降低「勢力不均等」
三、避免成為削弱或增強孩子權力的推手
四、預防不友善行為長期反覆發生
五、平日多存款,出事小提款
六、讓愛如水般流動,苔蘚般的霸凌就不會長
第九章 霸凌是西瓜般的大事 ,還是芝麻般的小事?
一、我們真正想滅絕的是「西瓜般的霸凌大事」,還是「芝麻般的日常小事」?
二、我們真正想保護的是「長期遭受惡意攻擊身心受創的孩子」,還是「同儕日常互動中感受到不舒服的孩子」?
三、我們是要「保護孩子遠離霸凌者」,還是「教育孩子避免遭受霸凌」?
四、愛的相反是冷漠,霸凌的不斷發生都是旁觀者的冷漠害的?
五、霸凌者是教室的魔鬼,讓全班同學害怕,所以大家不敢檢舉?
六、檯面上與檯面下,誰激怒誰?誰霸凌誰?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