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人類工業化的起源,一般都會追溯到兩個世紀以前,在歐洲大陸之外的那個風雨飄搖的小島所發生的巨變。源自大不列顛的衝擊波,後被稱為工業革命。
在外人看來,英國不像是會發生這種巨變的所在。人們紛紛來到這片充斥著蒸汽和黑煙的土地,想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親眼目睹後,他們意識到,世界將再也不會一成不變了。歐洲,隨之北美,也先後進入機器時代。令人疑惑的是,為什麼這一切變化是發生在西方,為什麼其他地方,例如有著悠久發明傳統的中國,沒有發生工業革命。
《劇變:英國工業革命》以獨到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回答了上述問題。全書從1830年的一天開始,當時英國正處於工業革命頂峰時期,之後分別回溯100年、250年、500年、1000年,到最後是1萬年,來探究技術進步的原因所在。
要理解技術如何發展,要搞清為什麼技術給某些地方帶來轉變,而在其他地方無所成就,需要持一種縱深久遠的歷史觀,需要讓視野遠遠超出過去的兩個世紀。
本書引導讀者,穿越令人目眩的世界文明史,去探究那些給某些文明帶來繁榮,而使另一些文明日趨萎縮的關鍵因素。本書通過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的一手資料,同時吸納最新研究成果,得出了一些令人吃驚的結論,期待人們去探究人類文明的根源。
目錄
序言
參與本書創作的歷史學家
第一章 鐵馬
時間:1830 年9 月15 日
跨度:1 天
地點:利物浦和曼徹斯特
第二章 車輪與交易
時間:1730—1830 年
跨度:100 年
地點: 德國邁森—法國巴黎—英國煤溪
穀—英國倫敦
第三章 財富之船
時間:1600 —1850 年
跨度:250 年
地點:西歐—北美—奧斯曼帝國
第四章 奇妙機械
時間:1350 —1850 年
跨度:500 年
地點:歐洲和亞洲
第五章 戰爭與和平 128
時間:900 —1900 年
跨度:1000 年
地點:歐洲—亞洲—北美
第六章 動物莊園
時間:西元前8000—西元2000 年
跨度:10000 年
地點:全球
延伸閱讀
致謝
作者介紹
薩利﹒杜根:作家、教師。她的寫作生涯始自擔任《牛津郵報》記者期間,開始時作實習記者,後擔任專欄編輯。現為自由職業者的她,為《泰晤士報》和《無線電時代》寫了許多稿件,主題從超人到恐龍,跨度很大。寫作之餘,她在牛津的韋奇伍德學校教授英國文學。大衛﹒杜根:BBC系列節目製作人,風瀑電影公司董事長。他曾在BBC的科技部供職10年,期間製作了數版“地平線”專題節目。1988年,他和其他2人合作,創辦了風瀑電影公司。他為BBC第4頻道,製作了多個專題節目。杜根先生曾兩度獲得葛蘭素科普作家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