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時針旅行》收錄了英國著名劇作家、幽默作家邁克爾·弗萊恩(戲劇代表作《哥本哈根》)20世紀六七十年代為《觀察家報》撰寫的14篇遊記,描述他在德國、古巴、以色列、日本和蘇聯等地的生動見聞。在途中,弗萊恩敏銳地抓住了這些地方的精神和文化特質,以兼具娛樂與啟發性的文字記錄下來。
目錄
序言
告別金錢:古巴,十年
第一次出國的滋味:再見春天,再見巴黎
逆時針方向最有效:以色列,一英寸接一英寸
無處之都:柏林花園的夏日
再見,阿瓦隆:重遊劍橋
從大海到閃亮的波濤:追逐美國
嘎吱嘎吱的醃蘿蔔:近距離看日本
蠻荒西部 11 號:諾丁山邊緣
5 號口,2 號區,47 號屋:和索菲婭在莫斯科的日子
聖特羅佩朝聖之旅:蔚藍海岸的燔祭
溫暖的紅襪:在瑞典談錢
曲終人散:平行英國的四十年
天堂的笑臉:逆向迎接未來的維也納
泰晤士河上的彩虹:1951 年的南岸區
作者介紹
邁克爾·弗萊恩(Michael Frayn)
1933年出生於倫敦,以《衛報》和《觀察家報》記者身份開啟職業生涯。弗萊恩曾創作15部戲劇作品,從初試鋒芒《噪音遠去》到暴得大名的《哥本哈根》,後者曾連獲普利策、托尼兩項大獎,並名列“2002年百老匯最佳戲劇獎”的獲獎劇碼,上演後引發轟動。他的虛構作品包括《晨時將盡》《把戲》《在太陽上著陸》等。